安康播报
为孩子起点公平奠基——汉阴推动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纪实
日期:2016-12-19 09:27:31 来源:陕西日报 浏览量:
师资队伍能“上”能“下”
人往高处走。但在汉阴教育系统,这个规则开始“逆行”。31岁的省级教学能手曹雅,今年9月来到城关镇太平小学任校长。她的搭档教导主任伊群,则是语文学科的省级教学能手。和她俩一起“下乡”的,还有同校的省级教学新秀赵丽,现任杨家坝小学校长。
让汉阴名校城关一小三位名师义无反顾扎根农村的,则是汉阴关于教师流动的一系列制度。2014年1月,汉阴将教育经费调整为教体局管理、财政局监管、审计局监督。另外,教体局在编委办核编总数内管理编制,在人社局核岗总数内管理教师岗位设置。财权、人权都由教体局归口管理,教育改革少了羁绊。
为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汉阴在遵循编制、岗位空缺和学科配套的基础上,公开透明地实行教师流动。教师只要达到必备条件,就可以实现深山向浅山、浅山向川道、川道向城区、城区到县直单位阶梯式有序流动。
这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让城里的优秀教师特别是省市级教学能手纷纷下到农村。观音河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吴琼,就是通过交流轮岗来到这里。这位原在县城实验小学任教的省级教学能手觉得乡村小学有更加宽广的平台,能够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事业留人只是汉阴县激活教师流动机制的一个方面。为了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县上还给乡村教师发放津贴和乡镇干部补贴,把这两项叠加后,最偏远乡镇的中年教师每月可比城区教师多挣1000元以上。
城乡教师交流轮岗目前在汉阴成为一种风尚。在我省首批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示范学校汉阴县实验小学,校长黄海燕告诉记者,建校6年来,学校已累计培养了9名省级教学能手和28名市县级教学能手,每年都有优秀教师交流到农村支教。
近三年来,汉阴县教师公开合理流动471人,交流轮岗388人。优秀师资队伍的交流,也为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找到了出路。随着家门口学校越来越好,到县城择校的家长也开始把孩子转回来,仅城关镇太平小学近两年就有42名学生从城区学校回流。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
规范办学,注重全面发展,为孩子的终身成长奠基,是汉阴教育一贯的理念。在2014年,该县就把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体美学科纳入期末检测,计入学生总成绩。今年3月,全县中小学又开展了“两技一艺”项目。这意味着全县中小学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具备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修养。
平梁镇中心小学是汉阴中小学生“两技一艺”的发源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学校现有学生1049人,其中留守儿童占比高达60%以上。学校每个老师都辅导一个学生社团。如今,学校共有13个社团,涵盖了音乐、体育、书画等方面。“两技一艺”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
卓小瑜是漩涡镇堰坪小学的一名年轻教师,针对当下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情况,探索实施“三段三层三类”模式设计“德育作业”。现在,这一创新经验从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落地开花,一直走到了全省优秀文化进校园现场会的交流席,并迈上中宣部推广的平台。
此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也成为师生必修课。今年秋季,汉阴在全县一、四、七年级1.01万名学生中试点开展了国学进课堂,以《三字经》《论语》《孟子》和地方教材“三沈”文化为教学大纲,以书法、国画、剪纸等国学兴趣课为主题,校园洋溢着和谐、深邃的文化气息。
学前教育全覆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汉阴在高中教育上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县教体局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2014年汉阴高一新生1340人,2015年2000人,2016年增至2650人,高中入学率从2010年的42%跃升到现在的97.9%。
“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虽然是个隐形的成绩,但对农村孩子来说,却是莫大的希望。从长远定位布局教育,不是追求升学率,而是致力于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汉阴县县长刘飞霞说,汉阴教育发展的目标不只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相对均衡,而是通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人才分流标准,尽可能实现孩子人生发展的起点公平。(记者 郭晓斌 程靖峰 通讯员 余龙全 冯友松)
责任编辑: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