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你初中想读哪所学校,我就帮你搞哪所学校。”长沙市民张志军至今还记得前几年自己跟儿子说过的一句话。然而,直到昨日,虽然他“努力”了好几个月,给孩子找一所名校的进程还停留在“想”的阶段,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前日,长沙市教育局公布小升初配套入学、特长生和特长学校招生以及民办和子弟校招生具体细则,再次重申“公平公正公开”的招生原则。在今年的“史上最严”小升初招生政策下,家长们发现,以往的“套路”——找关系、择优考等,都行不通了,自己能做的,只有静静地等待,看最后的尘埃落定。
“找关系”行不通了
家长故事1 人脉关系再深厚也搞不定
在长沙市,省市直属和区属初中共有近80所,但在家长QQ群、口碑和小升初论坛中,被提及的似乎永远只有根据中考6A率排名的前十所学校。这些学校,也是大家趋之若鹜想挤进去的“名校”。
在前几年看来,张志军对儿子讲的话并非吹牛皮,作为一名“根深叶茂”的长沙土著,他有着深厚的人脉关系。
“前几年我每年都能帮几个朋友搞定小孩读书的事,虽然要花点钱。”张志军说,在帮别人家的孩子找学校的时候,他顺便提了一下自己的崽也快读初中了,“那时候他们都说选所好学校没问题,一口就答应了。”
但张志军发现,今年“卡得紧”了。按关系圈里的潜规则,择校之类的事情,一般在春节前就基本定好了。这一次却不同,张志军虽然跑了很多“关系”,可那些朋友给的答复一直是“等等看,看政策”。于是,就“等”到了现在,还不知要等多久,并且不知最后能不能搞定。
家长故事2 “教育圈里人”也没人给面子
黄秋璐自己就是教育圈里人。跟张志军一样,她以前也深信给儿子选个初中应该没什么问题,“我知道自己儿子的实力,非学霸,也没想过去挤名校。我选择的那所学校,并非名校,只是因为离家近,学校教育质量也算不错。”
黄秋璐儿子就读的小学,按微机派位,可能派到五六所学校,其中就有黄秋璐想送儿子去的学校。但是让她担心的是,微机派位学校中,也有一所较差的学校,而且按往年的派位结果看,派位数还非常多,派进去的几率很大。哪个家长会拿孩子的一生幸福开玩笑?
同在一个圈子里,黄秋璐觉得自己的要求并不过分,这点面子还是会给的。没想到的是,这次却没人敢给这个面子。求到校长那里,校长只能尴尬而抱歉地说:“没有口子。教育局不开口子,学校也没办法。”
政策背景
“史上最严”小升初招生政策
跟张志军和黄秋璐一样,很多人都在等教育局“开口子”。但注定他们都会失望了。因为今年小升初,面临的是“史上最严”小升初招生政策。
今年2月28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长沙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公办不择校,择校到民办”。
3月初,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卢鸿鸣带队调研各区教育局时表示,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招生入学的重要决策,竭尽全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让人民群众从“不能择校”到“不需择校”;消除公办择校是“一刀切”不是“切一刀”;招生期间校长“不关机”,坚定不移执行市委、市政府决策,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