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育培训 >

中高考改革催生学校发展新机遇

日期:2016-04-14 10:50:28        来源:现代教育报    浏览量:

  备受社会关注的《北京市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于上周四正式发布。选考、选学、一贯制、名额分配、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等都成为人们最近热议的话题。在这次被称为“史上最强”的中高考改革中,多项措施打破了教育多年的惯例,比如将不再划分文理科,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考题也越来越开放,考查学生9年、12年的积累;中招名额分配比例不断提高,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一系列的变化对学校会产生什么影响?学校是否将面临重新洗牌?学校又将如何抓住机遇实现新的发展?

  影响一选考带来新挑战

  特色学校迎来新机遇

  分析新的招考方案,无论是新中考还是新高考,都出现了选考。这一理念的出现,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似乎第一印象就是孩子可以偏科,参加考试的时候只选择孩子成绩最好的科目。

  “实际上,新方案的本意是鼓励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并不是鼓励学生偏科,而是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特长领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供给侧的改革,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海淀区教委副主任、海淀进修学校校长罗滨表示,新方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对于学校、教师来说意味着一次挑战和改变。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副校长白继侠表示,学校都会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课程体系,在初三前基本不会让学生形成偏科现象。“有人理解选考就是鼓励偏科的观点是片面的。相反,接近中考前进行选考就是为了防止学生偏科,过去没有选择史地政生作为考试科目的时候,初中就已经人为地设置偏科了。”白继侠说。

  而在顺义区第十五中学校长王振江看来,就算是偏科,如今的偏科也不同于以往。新方案最大的特点就是给学生提供了选择性,文理不分科,每一名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优势去选考部分学科,这是让每一名学生发挥自己长项的“以长博长”。

  长期以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这句话深深影响着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在高考中,理科较好的学校在很长一段时间整体处于领先地位。如今,选考的出现,让众多过去称为“小科”或“副科”的科目被赋予主科同等的地位。新方案中强调尊重学生的特长和兴趣,个性化是学校和学生最终的追求目标,因此,一批以特色见长的学校和特色学科将获得家长学生的青睐,这批学校在这一机遇下将迎来新的发展,其结果必将影响或改变原有学校的格局。

  北京市前门外国语学校书记王祺认为,由于学生具有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的权利,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小科”,很有可能出现“以小博大”的局面。“可以想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终将会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各个学校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优势科目或独特的教学特色。”王祺说,“未来,加强学校的特色学科建设有可能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形象的一条有效途径。”

  影响二 改革倒逼学校调整课程结构

  跨学科贯通培养将成主流

  在今天学校改革中,课程最受关注。随着新方案的发布,学校的方方面面都要做出调整,而课程是首当其冲的。学校课程要进行转型升级,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为学生提供多元、可选的课程。新中考、高考方案中,从关注单纯的分数到关注人的发展,在罗滨看来,要关注人的发展,就需要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课程。学校在落实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时,要注重学段之间的课程衔接,关注学科之间的关联,整合好学科课程和跨学科课程、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北京57中校长刘晓昶认为,在学科建设方面,除了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要教“宽”教“活”,“教师只有在学科核心素养上下功夫,才能落实考试改革的精神。”

  另外,本市多所学校也率先进行了试点试验,将初中课程压缩至两年完成,高中从3年延长到4年,为学生创新研究提供更多的时间。据白继侠介绍,广渠门中学的二四学制已有4年之久,初一的课堂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课程并不是简单平移或压缩,而是依据课程理念和学科目标重新整合,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二四学制”实验规定初中两年内完成原初中三年课程教学任务。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工具学科重心下移,物理、化学、生物学科重心上移,同时开设一定量选修课程,适当增加体育课、艺术课。

  影响三选课走班制大势所趋

  学校人才储备和师资配置面临挑战

  随着学生选择性的增多,中学的班级课表不再是统一的,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课表。因此传统的行政班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选课走班制成为了必然趋势。然而,究竟该什么时候走班?是从初一开始就没有固定班级,还是到了初三学生选择完要考的内容后再进行走班?

  王祺认为,学校必须保证国家规定课程的开齐开足,不能提前引导学生有所“偏好”地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学校也必须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探索多种多样的走班制教学管理模式,为毕业年级学生的多元化选择提供资源支持。这些课程设置上的变化,将对学校教学管理模式提出许多创新性挑战。白继侠与王祺持相同观点,她表示,由于学生在初三五月份才选考,行政班不会过早打乱,但是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开设一定数量的走班形式的选修课,为学生初三选考提供一些帮助。选考后,会根据学生的考试需求,走班或重新分班备考。

  “要实施走班制,不能单纯地根据学生的选择就组班。”刘晓昶说,学校要重新调度教师资源,保证学生的选择性,在班级形式上,实行选课走班。当然学校必须提前摸底调查,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刘晓昶初步估算一下,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大概有20多种组合的走班。“这对学校的师资配备是个挑战。对人员的编制、聘任,教师的培养、培训都和过去有所不同。”面临改革,57中借鉴上海的经验,“理科院校95%到98%的专业需要考物理,那么按照这个趋势,物理教师的人才储备就要提前有预案。”同时刘晓昶也表达了她的希望,行政部分的人事改革政策要跟上,灵活应用相关政策。因为中高考改革的背后涉及到相应的人事调整,否则会阻碍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

  影响四“副科”升级“主科”

  教师拟将在学区、集团内统筹安排

  伴随考试科目、选择的增多,学校将在师资配备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如师资配置、教师课时、绩效考核和工资分配等方面都要重新进行优化配置,以此来应对改革的挑战。新中考方案中增加了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科目,这些原来的“副科”如今也将成为主科。这些非中考科目变为中考备选科目,给这些学科的教师也带来较大的挑战和压力。“部分年轻教师没有经历过本学科中考,对考试评价的内容、方式、标准都不熟悉,也没有指导学生备考的经验。”王祺指出,学校应当加强教研指导和校本培训的力度,提升相关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同时,考虑到工作数量和工作性质的调整,也应适当提高相关学科教师的工资待遇,以激发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顺义区仁和中学校长蒋吉姝同样认为,新方案给予每一门课程以同等程度重视,对于充分调动一线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每一位教师,无论什么学科,都将有机会、有责任、有义务参与班级管理,尤其是对于过去的所谓“副科”教师而言,在新中高考方案背景下,将会促进其专业成长。

  原来初一、初二年级有历史、地理,初二开始有物理,初三学习化学,现在却不同,因此师资配置需要重新配置。学校依据初三学生的选择,安排课程。然而,学生在选课时难免会出现某门学科人数过多,师资出现不足的情况,单纯依靠学校招聘并不能解决问题。

  对此,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附属学校校长何英茹预测,今后教师学区内走动、学生区内大课都将成为一种趋势。

  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涉及广渠门地区的多所中小学,白继侠表示,今后学校除了提前储备师资外,集团内部师资统筹安排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要组建综合学科教师。

  王振江提醒教师,只有懂得改变的教师才能适应改革。他认为,学校里再没有“小科”“副科”课程,将来的教师培训也面临着新的课题,史、地、政等原来所谓“小科”教师当班主任会十分普遍。据了解,目前,顺义区第十五中学已经将教研组进行了重新划分,过去学校是以年级来划分年级组,现在学校打破了年级和学科界限,将语文、历史、地理、思想品德设置成一个大教研组,各个年级的教师都集中在一起开展教研。将物理、生物和化学设置成一个大教研组,数学和英语各自单设一个大教研组。“将来的中高考命题中,穿越学科边界已成常态,每一个学科教师有必要了解相关学科的一些知识。”王振江说。

  影响五名额分配指标不断提升

  或将形成教育新格局

  新中考方案明确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市级优质教育资源统筹力度,完善优质高中校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校制度,今年力争达到不低于招生计划50%的目标。

  此次中招新政更着力改进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加大市级优质教育资源统筹力度,进一步完善优质高中校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校制度。招生政策向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比较短缺的远郊区和一般初中学校倾斜,从而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学校来说,这应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何英茹说。

  在她看来,对于普通校而言,可以通过新课程改革,不再单一追求标准化考试的分数,摆脱了传统优势科目优质教师的限制。在课程设置中,充分调动和激发各学科教师的能力,通过重整校内校外资源,借助小升初就近入学等政策的契机,积极参与,获得重新洗牌的机会,乘势而上,提升学校加工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而对于优质校而言,面临的压力也不小。原有优势能否保持及提升,同时积极应对考试改革带来的新挑战,为学生全面优质发展提供服务,是这些学校必须解决的新问题。总之,无论什么学校,在新中考改革中,都需要充分理解政策产生的背景和未来社会的需求,积极应对,重新调整校内资源才能保证中考政策稳妥落地,真实发挥引导教育改革的积极作用。

  王振江则表示,站在普通初中校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政策导向绝对是一个利好,新增名额分配指标都投向一般初中校,从教育生态来看,“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众多普通校都获得质量提升和优质发展机会,才能形成良性教育生态。同时设定名额分配最低录取分数线(500分),也将倒逼普通初中校尽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此次中考改革,表面上是考试科目和分值上的变化,本质上却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次变革——由“取长补短”变为“扬长避短”,变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为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而这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的最直接体现。

 


责任编辑:孙 丹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