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党文婷 严圣禾
“中国足球的明天在哪里?”“中国的梅西在哪里?”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目前看来似乎还没有答案,但深圳市罗湖区却用长达7年的探索,为中国足球种子的培育方式提供了新的参考。
8月21日,2016全国高中足球精英训练营比赛首日,翠园中学对战淄博实验中学。图为两队球员在拼抢。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2015年首届中国高中男子校园足球联赛上,罗湖区翠园中学足球队获得冠军,并代表中国出征第43届亚洲中学生足球锦标赛,最终闯入四强;6名队员成功转会中超,其中足球小将段刘愚以100万元转会费入选广州恒大俱乐部。
2016年,翠园中学继续输送了一批“小国脚”:两名学生入选U19国家足球集训队;5名入选中国中学生集训队;8名学生入选中国中学生联队,代表中国中学生参加了“北京青少年国际足球邀请赛”。
两条腿走路
在人口仅有150万的深圳市罗湖区,缘何走出那么多备受青睐的青少年足球人才?故事要从2009年说起。
2009年,发展校园足球已有20多年的罗湖区作出了一个关键性的转变,不再延续以往人员以“外部引进”为主、管理上“集中住、集中学、集中训”的三集中模式,而是将业余体校资源下放至学校,球员全部从本土学子中选拔,并实行文化教育并重的“文化成绩一票否决制”。
2011年起,深圳市少年足球队组建,所有球员均是来自深圳本土的学生,翠园中学成为他们的训练基地,分为初中队和高中队,初中队每届20名队员,高中队每届10名队员,均是因为在足球联赛中表现突出而入选。
罗湖区文化体育局局长李少明将这种训练方式概括为“本地培养、分散班级、走训和重视学业”。
在一个周二的傍晚,记者在翠园中学足球场见到了这些热爱足球的少年。“每周二、周四课后训练两小时,周六、周日训练半天,重点保障孩子们全面的文化课程学习,如果成绩下降,教练还会让他们停训补课,直到成绩上来了才能继续踢球。”在场边观看孩子训练的家长董伟告诉记者,由于孩子从小就爱踢球,他几经考察,比较过多家学校,最终决定把孩子送到这里。
队员们成为足球的专门人才了,是一种成功;没有成为足球的专门人才,孩子既没有耽误学习,也可以将足球作为伴随一生的爱好,生活会更丰富,客观上提高了孩子们的幸福感——翠园中学校长韩冬青将其称为“两条腿走路”。“过去的竞技人才培养模式过分注重竞技,忽略了人的全面成长,而我们开展校园足球是从关注‘夺金机器’向关注‘人生幸福’转化,是要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这是我们最重要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