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不为难我,我也不为难老师”,这样的表述反映了高校学生评教过程中师生微妙的博弈。临近期末,一般在期末考试之前,各大高校又将启动学生对教师的评教。从早先手写分数、机读卡到如今的网上评分,学生评教程序越来越便利,标准越来越规范。但是,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美国高校的学生评教制度能否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否全面体现学生意志,一直存有争议,其公允性和科学性也备受质疑。
-----------------------------------------------
年关岁末,又到了总结绩效、反思不足的时刻。在以人才培养作为根本目标的大学,这种总结与反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教师一个学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学生评教制度是这个评价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学生评教制度源自美国。美国高等教育的突出特点,是注重服务社会需求、倾听受教育者声音、嵌入高度发达的市场文化。对于大学与市场、大学与社会的这种紧密互动,身处其中的学者们向无定论。上世纪初,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专门写了本《学与商的博弈》,抨击商业利益侵蚀象牙塔、商业运作理念渗入大学的制度建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然而,若要把评教制度归结为一种“消费者主权”或“顾客至上”的市场评价机制,又未免失之偏狭。它有着更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现代大学发端于中世纪,而中世纪的大学本身是一种行会组织。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为代表的“学生主导型”大学是最早的模式,学生组成行会,制定教学管理规范,并聘请教师,教师是被雇佣者。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的办学经费不再紧张,大学教师作为管理者的地位凸显,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的“教师主导型”大学成为主流。但教学自由与学生自治的传统都沿袭至今,学生评教制度就可视为两者互动形成的固定机制。
中国的大学引入学生评教制度始于上世纪末,至今已有20年左右的实践历史。从一个教师的角度,我认为这项制度至少有两点作用和意义:
第一,学生评教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直观标尺。大学不是知识生产的工厂车间,教学过程不是《摩登时代》中的机械搬运,因而教学效果无法立竿见影。学生考试成绩的优劣也很难直接归功或归罪于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了解自身教学设计有无疏漏、教学重点是否厘清、教学过程是否连贯,单凭“自我感觉”是没用的,必须要赋予学生一定的评价权限,创设一种评价的“场域”并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大学评教系统一般由一系列复杂程度不一的量表组成,涵盖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个指标,最终呈现为量化图表,供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自身参考。
第二,学生评教是师生互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当下的大学课堂教学中,一名教师面对几十上百名学生的状况很普遍。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实现广泛深入的师生互动,就是师生之间混个脸熟都不太容易。而教学评价系统一般都有开放性的书面评价或留言的功能,学生可以将自己对课程和教师授课过程的想法和建议,提交到这一系统。由于学生是匿名评价的,因而可以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发出真实声音。
当然,我也认为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大学的学生评教制度应当在以下三方面加以完善——
其一、应当在时间安排上创造更加宽松、自由和非功利的评教氛围。笔者先后在两所高校任教,据我有限的了解,大部分高校的学生评教时间集中在期中考试至期末考试之间。这一时间安排的微妙性有二:
一是由于学生评教结束时考试尚未进行,因而学生可能会有一种隐秘的考虑,不敢对老师进行客观评价,避免老师以期末考试成绩为后续的制约手段。即便是在完全匿名、确保信息不泄露的情况下,学生与老师之间似乎也形成了这种基于“恐怖平衡”的“默契”。
二是评教与下学期选课同步启动,而很多学校将是否完成评教作为进入选课系统的门槛。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一些学生并非出于自愿和主动,仅是为了尽早选课(否则可能选不上)而不得不评教。可想而知,这种评价结果是仓促和不负责任的。回想起我自己这一届的不少同学十几年前在大学阶段的评教经历,就是按着键盘上的“Tab”键一路切换下来(自动延续上一个选项),目的只是为了快点完成评教,开始选课。因而,我以为,在评教时间的安排上,应当设计得更加合理,让学生少些顾忌,更加大胆直接地表达意见。
其二、应当建立尊重学科特点的,科学化、精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学生在评教时,是将整个学期所上的课同时进行评价的。这就涉及不同课程之间能否以及如何进行横向比较的问题。关于这一点,我从不同的同事口中所了解到的意见并不完全一致。毫无疑问,应当建立一种包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既避免“关公战秦琼”的笑话,也避免所属院系的亲疏远近对学生评价造成扰动。
其三、应当向师生双方及时反馈教学评价结果并加以解释。教学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改进也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而,教学管理部门不应只将其作为自身的常规性业务,借以应对各种检查评估,抑或只是将数据作为人事部门进行教师岗位聘任的一个必备条件;而要回归引入这一制度的初心,将之用好、用活,把评教结果和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双方,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这才可能形成一种制约机制,形成教、学、管之间的合力,实现大学治理的共治共赢。
-----------------------------------------------
@秦嬴博:毕业那年,教我们《新闻事业史》的老师也退休了。这位老师教学特别严谨,课讲得特别好,但对学生要求很高,尤其体现在考试上,有的学生就不乐意了,觉得老师不应该这么较真,更不该让不少没有认真复习的学生挂科。这样的好老师往往在评价上丢分,我感觉太可惜。不能光有打分的项目,而应该说明原因——老师哪方面值得你肯定,你对老师哪方面有意见。或许也是一种对认真教学老师的保护和尊重。
@庄丽:有次打了“不满意”,辅导员便在班群上说我们不诚信,不知恩,言语中似有指责之意(他曾说在后台能查得到学生名字)。上课时,某些老师会暗示我们打“满意”,言外之意是打了“满意”,双方都好相处。在很多情况下,评教都是老师主导的。如果老师有问题,学生打了“不满意”,反而会找学生麻烦。当然,不排除有些学生是因个人过失而对老师不满意。
@胡波:我上大学时给老师们评过一次分。那是2003年,学校网络办公管理系统还不发达,打分表还是打印的,我们就在纸上对照着评分标准给任课老师逐一打分,不过在课间花了几分钟时间。现在回想起来,这种评价就是一种对老师的感觉和印象而已。如今,自己当了老师,也要接受学生评分。不可否认,学生们的认知水平程度不一,部分学生容易受个人情绪影响,未必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待评分项目。如果是为了改善和促进教学,搜集有益的反馈意见,期末评分只算是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学生座谈会、班主任会,还有学习委员、课代表的反馈,以及教师讲课竞赛等渠道。不必将学生评教的作用放大,也不必不屑一顾。
@邓有情:有些老师上课时会直接说:现在学生贵气得很,不能打也不能骂,老师还必须和蔼可亲,不然你们全体给我打了低分,我也不好受。其实,只要老师用心教了,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评分也不会低。有时候,即便觉得某位老师严厉、不好交流,也只是在某些项目上打低一点儿,不会影响教师整体得分。(曹东勃)
责任编辑: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