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让人又爱又恨
有数据显示,51.8%的父母与孩子共处时会看手机。手机是否影响了亲子关系?开学伊始,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孩子们的回答惊人的一致,“当然了,有时我觉得爸妈对手机比对我都亲。”
“我的爸妈一有时间就是玩手机,看视频、刷微信,都顾不上和我说话。”“没错,你说话时他们眼睛都不离手机,只会敷衍地说‘嗯’,‘好的。’,‘知道了’。真让人很生气。”“哼!你们玩手机,我就玩IPAD,谁也别说谁!”孩子们七嘴八舌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既然不喜欢爸爸妈妈玩,那你们能不玩吗?”这个问题让孩子们很纠结。“玩呀!我会在网上看动画片玩游戏,是挺好玩的。”、“难题用手机一百度就出来了,挺方便的!”“不知为什么,看看爸妈玩手机就觉得好烦,自己玩却停不下。”
放下手机有点难
不久前,西安一所小学召开了“读书or玩手机?看父母榜样的力量”主题家长会。开会前班主任先做了个调查,“我想统计一下,家长们陪孩子时玩手机的请举一下手?有多少人边看书边陪孩子学习?”
结果全班只有十几名家长选择读书。看到统计结果,家长们很不好意思。他们诚恳地表示:“说起来自己真是很长时间没有静下来读书了。我们整天要求孩子读书,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实在是惭愧!”、“我也是手里看着手机,嘴里训着孩子,确实不合适。”“孩子对我玩手机抗议过很多次,可我就是改不了。”
西安纺织城小学的张副校长告诉记者:“父母要经常和孩子进行心理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成长。父母人陪在孩子身边,心却离他们很远,孩子是能感受到的。千万不要错过孩子的成长!放下手机,抬起头来,用心去陪陪孩子。”
网络使用需要正确的“打开”方式
如今不仅是成人,更多的孩子开始离不开网络和手机,低龄网民的比例逐渐增加。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10岁以下低龄群体和40岁以上中高龄群体的占比均有所提升,互联网继续向这两部分人群渗透,其中10-19岁的网民占到总数的21.4%。
一位母亲在微信中写到,“今天在回家的路上我见到院子里几个高中生,每个人都是边走边玩手机。他们沉浸在网络世界,对身边发生的事情熟视无睹。在我们指责孩子时,这何尝不是父母的责任呢?对手机的依赖,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孩子心里的孤独和生活的空虚。”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年幼的孩子会学着父母上网玩游戏。过度使用电脑、手机等智能设备,会导致孩子视力快速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体质下降,思维方式碎片化。不久前上海5岁孩童痴迷平板一年近视飙至900度的新闻让人忧虑。
我们正在见证一个互联网络新时代的到来。然而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使用,确实需要正确的“打开”方式。作为沟通和传递信息的工作,网络和智能设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确使用能够加强人际关系交流,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扩大朋友圈,将地球联通为一个地球村。如果过度使用虚拟的沟通交流取代现实世界的拥抱、握手或是面对面的笑容,将会对用户的实际社交网络造成巨大的伤害。
国外社交网站脸书(facebook)也公开表示,信息的获取确容易让人上瘾。我们喜欢探索、学习,这是人类进化的趋势所在。但是网络信息量太大,有时浏览网络新闻的时间过长,人们甚至错过了和朋友的聚会和派对时间。专家提示,当我们沉浸在网络世界中时,请别忘记还有家人和孩子需要交流需要关爱。“人机交流”不能取代“人际交流”。(记者 郭妍)
责任编辑:孙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