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先处理自己的心情 再处理孩子的事情

日期:2016-05-23 09:23:33            浏览量:

   \

       这位母亲的教育反思,真挚动人。确实,“孩子的教育没有回头路”。长久以来,我们的家庭教育研究只从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等方面探讨家庭教育的成效,很少关注父母的情绪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影响。随着家庭教育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步意识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情绪管理能力直接影响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在讨论“如何提高家长的情绪管理能力”之前,我们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家长的情绪管理能力”。最早对“情绪管理能力”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索罗威(Salovey)和马雅尔(Mayer)。他们将情绪管理能力界定为“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状态的识别和理解、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思维过程的能力。”

  家长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理解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自己和子女情绪状态的识别和理解,并以此来指导自己教育行为的能力。

  根据“家长情绪管理能力”的内涵界定,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家长的情绪管理能力:

  首先,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自觉养成对自身情绪状态的反省意识,并逐步提升对自身情绪的识别能力。

  很多时候,作为情绪主体的我们并不是很清楚自己的情绪状态。譬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父母这样教育孩子:“不收拾好玩具,你哪也不许去”“下次再惹祸,看我怎么收拾你”“为了你,妈妈都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你怎么还不好好练琴呢”“看人家的小孩多乖,我怎么会养了你这样不争气的孩子呢”……诸如此类的恐吓、威胁、抱怨、失望、无奈等消极情绪可谓司空见惯,但父母却经常身在其中而不自知。所以,若要提高情绪管理能力,父母必须改变这种情绪的无意识状态,提高对自身情绪的反省意识和能力。

  其次,父母应当意识到自己长期消极情绪的不当发泄,会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因其隐蔽性、渐进性、滞后性,往往不能立刻引起父母的重视,直到孩子出现严重的身心问题父母才后悔莫及。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罗姆认为,这种隐藏在父母身上的对生活的敌视,无疑会传染给孩子,无形之中,孩子也会产生对生活的厌倦之情。长期积压的消极情绪倘若得不到及时、恰当的宣泄和疏导,最终给孩子的身心成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经常处于消极情绪状态,孩子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

  “怒伤肝、悲伤肺”,古人早就意识到情绪对身体的影响。情绪对人体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进一步得到了现代医学的证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情绪消极的孩子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往往也比较低。消极情绪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精神分析理论早就指出,孩子出生以后最基本的需要是安全和满足,安全感的长期缺失不仅影响孩子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甚至最终付出人格的代价。父母的消极情绪无疑会让幼小的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从而使得孩子要么怀疑父母是否真的爱他,要么怀疑自己是否值得被爱,孩子产生了不安和焦虑,为了对抗这种不安和焦虑,孩子便采取各种防御措施,从而形成种种神经症倾向:为了克服无助感,刻意去亲近他人;为了克服敌对感,故意对抗他人;为了克服孤独感,一味逃避他人。这时孩子通常会出现许多让父母头疼的行为问题:偏执、叛逆、冷漠、退缩等,若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力的矫正,而得到保持和发展,最终将侵蚀孩子整个人格。

  再其次,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父母既要积极调控自身的不良情绪,为孩子提供可以观察模仿的学习榜样,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使用积极合适的情绪调节策略来疏导、宣泄消极情绪。譬如,在处理矛盾时,让自己安静片刻、情绪冷静下来后,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情绪失控后,应及时向孩子致歉等。

  (作者 孙琴干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孙 丹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