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一波三折的器官捐献:父母在煎熬与大爱之间选择后者

日期:2016-10-12 10:06:16        来源:四川新闻网     浏览量:

来成都的这几天,王中奎夫妇在等待中煎熬着。“只要有一点希望,我们都要救他,哪怕他最后变成一个植物人。”王中菊说,这几天里,他们一度绝望,但始终渴盼着“奇迹”能够出现。此前专家为王猛评估病情后表示,孩子的生命力很顽强,评估结果虽然依旧是“不可逆”,但也发生过一些细微的变化。

10月8日,王中奎夫妇在器官捐献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就在当天,专家团队做评估时发现,王猛在撤除呼吸机后出现十分微弱的自主呼吸现象,王中奎夫妇被告知这个好消息后,他们认为“奇迹”在儿子身上出现了,二人一度感到十分欣喜。但接下来的病情转折,又让夫妇俩的情绪再一次跌入谷底。

最无私的大爱:从来没有动摇过捐献意愿

长时间的煎熬等待中,王中菊的身心也受到极大刺激。

在成都的8天里,夫妇俩和从广元赶来的亲戚在省医院附近找了小旅馆住下,王中菊几乎没有怎么睡过。“一点都不想离开儿子,好想一直陪着他。”王中菊说,只要一静下来,脑海中全是儿子。有一天,她实在困得不行,在医院ICU门外的椅子上眯了一会儿,脑中突然闪回,“梦到儿子睁开了眼睛。”但当她醒过神时才发现,原来这不过是一个梦而已。

10月7日晚上,由于情绪受到太大影响,王中菊出现胃痛,吐了好几回,到医院开了药才好转。王中菊说,昨天晚上,想着儿子今天就要做器官捐献手术了,自己一直没睡着,直到今天凌晨3点多才躺下,但早上5点多又醒了。

把儿子送到省医院,王中奎夫妇最大的期待就是挽回儿子的生命。“如果实在救不了,就捐出他的器官救人。”王中菊说,当他们一开始就表示要捐献儿子的器官后,受到亲戚朋友的不理解,“亲友们说这残忍了,劝我们放弃捐献。”为此,王中菊还耐心地向亲友解释。王中奎说,做出这样的选择,是为圆儿子生前的愿望,让他继续做一个善良的人,“相信儿子能够理解。”而这个善举,在捐献手术前两天,差一点产生变故。

10月9日,专家评估发现,王猛体内出现感染,原本当天要进行的捐献手术未能开展。“医生告诉我们暂时不能捐献了。”王中奎说,评估中出现的反复的结果,让他们感到“太难受了”,夫妇二人因此想过将王猛带回广元。“我们从来没有动摇过捐献的想法。”王中菊表示,她的大伯因为王猛车祸受到刺激,导致肺水肿犯病,老人已经出现病危,加之王中奎心脏不好,意识到不能再这样耗下去,他们决定将儿子带走。

夫妇二人表达了无奈之后,医生向他们进行开导劝说,征求二人最后的意见。夫妇两人考虑了一下,表示再等两天,“如果儿子最后火化了,还是一把灰,如果他的器官能救人,我们就再坚持坚持吧。”

10月10日,专家组对王猛进行了两次评估,发现王猛的身体感染好转,各项指标恢复,但在撤除呼吸机后很快丧失自主呼吸能力。当天下午,医生告知王中奎,可以为王猛做心跳死亡捐献,夫妇俩最后艰难决定今天手术。

\

王中菊说,儿子对机械爱不释手。照片中,王猛穿上机车服十分兴奋。(家属提供)

最科学的评估:既要尊重医学也要对家属负责

今天上午10:48,王猛心脏停止了跳动。10:50,医生开始为王猛做器官摘取手术。12:25,器官摘取手术结束,同时,肝肾移植患者术前准备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下午,肝肾移植手术陆续进行。

省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杨洪吉介绍,经过一波三折,王猛的器官最后捐献成功,体现的是王中奎一家不懈坚持后的大爱之举。“尽管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去挽救孩子的生命,最后还是没能成功。”杨洪吉说,这么多天以来,医院多个专家团队反复对王猛的病情进行评估,首要目标是挽救孩子的生命,也是出于对医学科学的尊重,更是对王猛一家人的负责。

今天晚上8点40分,医院传来消息,王猛捐出的两个肾脏的移植手术顺利完成,肝移植正在进行中。另外,王猛的双眼角膜已经送往眼库,正等待移植给眼疾患者。医生表示,王猛捐出的双肾、肝脏和双眼角膜,将让5个病人获得“重生”。

“希望受助的人,带着我儿子的器官好好活下去,做一个和我儿子一样善良的人。”王中菊说。
 

责任编辑:王思露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