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孩子培养成“移动硬盘”
日期:2016-12-20 15:16:25 来源:外滩教育 浏览量:
曾经,“学富五车”是对一个读书人最高的褒奖之一。但世易时移,仅仅做一个占有大量知识的“移动硬盘”已不再是核心竞争力。现在的孩子该怎样建构知识体系?作者认为,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要因人而异,还要给知识足够的时间去发酵、融合、产生思维,并创造运用的机会。
当记者的时候,我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怀才不遇”的人,希望能够被媒体报道。
有一次,上班的时候,我见到一个中年男人,身上挂着一个大大的纸板,上面写着“我是某某某,立志成为中国最好的导演……读过多少本电影书籍,看过1500多部电影……希望媒体能够关注”之类的文字。
我路过他的时候,他突然问我:“你有刘德华的电话吗?”
人到中年,经历过少年轻狂,也经历过暗自神伤,随着跌宕起伏的人生,我越来越坚信一个道理:现在的这个世界上,基本上已经不存在怀才不遇的人了。 如果有,那可能真的说明你的才还不够。
而那句“看过1500部电影”的话,很久很久地停留在于我的脑海里。
因为,作为读书人,我发现自己其实也有类似的心态:好像知道的书多,就等于自己有那么多书;买的书多,就等于看的书多;看的书多,就等于是学问大。
我经常会把“看过1500部电影”这句话拿出来自省,告诉自己,不要被“占有了多少知识”而沾沾自喜,盲目自大。
最了不起的,你也就是一个存储了知识的硬盘而已——我看了下,市面上存储空间挺大的2TB(2048G)的移动硬盘,能够存下一座图书馆了,最贵的也就1000来块吧!
有时候,我会忽发奇想:
人类自从有文明以来,到底产生了多少的知识?这些知识里,有多少已经是被更替和迭代了的,比如,日心说取代了地心说?我们面对这些知识,该怎样去取舍?有哪些知识,我们根本就不用去学习,仅仅了解下就可以了?
我经常面对着《荷马史诗》、《莎士比亚全集》、《四书五经》、《本草纲目》等等这些经典大部头发呆,要不要去看,为什么去看,怎么去看?
说实话,这已经让我挺头痛的了。可是,我想到另一个层面的时候,就更加头痛了,就是:
我们学习知识,到底是为了什么? 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这应该是最基本的底线了吧,那么,什么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知识,又该怎样去学?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赖以生存的知识,可以是一致的吗?如果是的话,怎么样找到,如果不是的话,又必须学哪些?知识是学了就用,还是先学了,等着以后慢慢来用?
后来呀,我是越想越想不明白,干脆,管他的,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于是呢,书该买的还是买,买了想看的就看,没兴趣看的就放着;看着有趣的,就图一乐,看着有益的,就写写笔记(纯粹给自己);一会儿去研究茶叶,一会儿去看看陶瓷,一会儿对植物感兴趣,一会儿又去看艺术史……还觉得挺欢乐的。
但是,再后来,有了孩子之后,我又发愁了:我该怎样去构建孩子的知识体系呢?
学校里吧,是分了各种学科的,语文、数学、英文,这些是主科,然后还有科学、美术、音乐、体育这些副科,每个老师各司其职,每门课分类清晰。还有吧,就是孩子的兴趣,文学、艺术、科技、自然……这么多的知识,该如何学习呢,该如何融合呢?
后来啊,我终于想明白了,知识就像是食物,而能力就像是能量。
我们获取食物,是为了获取能量,但获取哪些食物,有自己的口味,也要考虑营养搭配。最关键的是,要很清楚自己身体的特性,来保持均衡、持久的能量输出。
知识需要适应。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是不一样的,就跟我们的基因和指纹类似,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们吸收任何的知识,其实也是需要根据自身的特性而来的。不是说把最好的、最有营养的东西,给到你就可以了。
就像我们请人吃饭,总会问一句,“您喜欢吃什么?”、“您有什么忌口的?”。而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上菜,更不会掰开别人的嘴巴,往里面填充食物。然后,更不会根据别人吃饭的状况,给出“优秀”、“合格”、“不及格”的评价。
其实啊,人类的头脑,和身体是一样一样的。
我们当然要去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根据他们不同的特性,给他们不同的知识。其目的,也非常的质朴,就是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这,真的有那么难吗?
知识需要消化。
不消化,一直吃,这对身体有什么样的危害,我就不在这里描述了。总之,就得生病,吃药,去医院。
我们的孩子,每次吃饱了,家长都会叮嘱:别老坐着,去散散步,消消食。
可是,我们的孩子去学习呢?天呐,家长们总是觉得越多越好,那些话怎么说来着:头脑越用越聪明,不要错过敏感期,艺多不压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们现在的孩子啊,在学校里,一门学科接着一门学科地学习,放学了、周末了,又是一个接一个的培训班、兴趣班。真的,中间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
这样啊,看似孩子获得了很多。但是,如果这些知识并没有在他的内心里给出足够的时间去发酵,去融入,去产生思维,那么,这个孩子真的只不过是一个存储知识的“移动硬盘”而已。
也就是说,这个孩子花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其人生的价值,就是一个比较好用的硬盘而已。
知识需要产出。
大家别觉得恶心啊,我想说的是,绝大多数的知识,其实都会变成粪便,排出体外。我觉得,这才是正常的新陈代谢啊。试问,有谁学了满腹的知识,一辈子不忘记,不去消化的,那还不出问题?!
知识进入你的体内,最好的方式,就是被你吸收其中的营养,排出那些你本身就不需要的。这样的话,你才能接收更多的知识——我真的见过那种读一种书之后不再产出的,死守着一套东西,泛出浓浓的迂腐的味道。
可惜的是,我们对知识的检验——也就是考试——都是问你吃了什么,名称是什么,产地是哪里的,形状是什么样的,重量是多少……而不是问你获得了多少的能量。
拜托,知识是拿来用的,而不是拿来记忆的,好不好!
就像,我们学习了那么多年的语文,可是连一封能够表达真实情感的情书都写不出来;背了那么多的地理名词,出门旅行连个地图都看不懂;数学都学了微积分了,自己每个月的开销都算不清楚……
知识需要融合。
我们吃饭,没有把每种食物都分开来单吃的,更没有可能把食物和调料分开来吃的。
你绝不会看到一个人先喝一口水,然后再往嘴巴里撒一点儿盐,倒一点儿醋,配一点儿胡椒面……但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时候,那可是泾渭分明,恨不得连一个学科里的每一个课、每一个知识点都把界限划得跟汉界楚河一样清晰呢。
我们经常会听到对一个孩子的评价,“这个孩子英语好”、“这个孩子数学好”。可是,就像我们跑步的时候,不会去分析这一步跑出去,靠的是早上的那个鸡蛋,这一步跑出去,靠的是中午的那块面包,这一步跑出去,靠的是鲜榨的果汁。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这样对待知识呢?
其实,教育的一个很大的趋势,就是整体地去教,让孩子整体地学。比如,主题式的教学,让孩子通过一个个的主题,来学习里面所涵盖的每一种学科。
可惜的是,就这么一个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道理,真正实现起来还真的是困难重重呢!
最后啊,我就想说一句,知识也好,学习也好,教育也好,其最终指向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只要我们随时谨记这一点,就够了。(三川玲&白滔滔)
责任编辑: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