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医生,我用疾病和治疗方法来比喻儿科医师荒的应对策略。病症:儿科医师荒;治疗方法主要有二:一治标,二治本。”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常务副院长何庆南日前在做客人民网“两会@你”栏目,探讨“儿科医生的现状与前景”时这样表示。
何庆南表示,逐利趋利的医疗行为,儿科医师的高负荷、高压力、低待遇,以及管理部门未能充分利用好行政手段和杠杆对儿科学科建设、儿科病床数量、儿科医疗设备、儿科药品采购等方面进行有效地引导和管控是导致“儿科医师荒”的问题的症结所在。而恢复儿科专业招生在现有阶段只能“治标”。
何庆南说,目前我国综合性医院的儿科,已经是整体性萎缩;基层医院的儿科,边缘化越来越明显。据何庆南介绍,湖南省某县医院的儿科,包括管理人员在内只有8个人。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吉林。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内科主任医师迟宝荣介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共有儿科床562张,医生180位。2015年的门诊量是558830人次,出诊医生13692人次,静脉输液的小朋友则达到254777人次。儿科医生的数量之匮乏、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迟宝荣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她建议,政府加强对儿科学理论和儿科临床研究的支持,做好顶层设计,对儿科医生的晋升予以优惠。例如,强调医疗质量、减少科研的论文比例等。
何庆南建议各级科技及科研基金项目的管理部门,重新恢复至儿科单列,儿科医疗的特殊性必须在法律、法规、考核评估中得到体现。同时应鼓励一流的学校带头开设儿科学专业,从源头上提高儿科医师的质量。
另外,迟宝荣还建议,要加强婴幼儿儿科医学知识的保健,加强基层妇幼保健站的建设,预防在先。媒体也要加强宣传儿科医学的知识,减少小朋友的发病率,基层妇幼保健站也要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样很多疾病都可以防患于未然。
责任编辑:王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