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如何加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已成为各国少年儿童工作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此背景下,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四国相关研究机构基于多年的协作机制,于2015年联合开展了高中生安全意识调查及问题比较。
小雨去年就上高中了,恰巧学校与家的距离仅仅相隔了一条马路。然而,每天早晨上学时,老妈照例会对他喊上一句“过马路小心,注意安全”。小雨总是一溜烟地跑下楼,好像步伐稍微慢点,老妈就会追到楼梯间嘱咐他个没完没了似的。
小雨的故事,许多中国孩子与父母在现实生活中相当普遍。
日前从中美日韩高中生安全意识及问题研究发布会所发布的《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安全意识及问题调查报告》(以下称调查报告)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高中生的安全意识多是爸妈培养出来的。
为什么这么说?
调查报告显示,93.1%的中国高中生父母会在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前提醒其注意安全,比美、日、韩三国高中生的父母高出30%以上。没错,小雨的妈妈就是其中之一。
过度保护与缺乏实践
据调查报告提供的数据,有不到9.9%的中国高中生参加过登山、野炊、露营等户外活动;分别比美、韩低15.4%和4.1%,与日本相当,低于四国平均水平3.8%。
这说明减少子女外出,较少参与户外活动,是中国爸妈对孩子能够采取的最多的安全保护,却不愿意考虑教会孩子如何具体防范。
其实,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才是培养孩子安全意识和能力、预防意外伤害最为有效的途径与方法。例如,教会孩子游泳是预防他们溺水的最好办法。
调查报告却表明,美国和日本分别仅有6.4%和7.3%的高中生不会游泳,但是在中国,却有近17.8%高中生居然不会游泳。
参与实践活动少,体质自然会下降,一旦参与便容易受伤。有19.9%的中国高中生发生过中暑、脱水现象,比例在四国中最高,分别高于美、日、韩5.1%、4.5%和18.1%。
过度保护与缺少实践活动,不仅造成了莘莘学子的行为退却,更是抑制了他们的冒险与创新精神。比如,65.6%的中国高中生面对户外活动首先担心自己是否会受伤,比其他三国高出20%左右,高于四国平均水平19.4%;还有71.6%的中国高中生自认为非常喜欢挑战新鲜事物,实际数据却是在四国中比例最低,分别低于美、日、韩15.4%、5.9%和6.5%。
另一个有趣的调查发现是,中国高中生食品安全意识很强,78.4%的中国高中生“从不吃过了消费期限的食物”,高于其他三个国家7~34个百分点;31.1%的中国高中生“购买食品的时候总是先要确认食品添加剂等信息”,高于其他三国8~15个百分点。食品安全事关民生,我们身边高中生的焦虑心态,固然离不开父母、家长对这一问题焦虑情绪的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