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

近距离看美国基础教育

日期:2016-12-01 11:13:04        来源:中国教育报     浏览量:

“有一个无形的筛子,你看不见而已”

    近距离看美国基础教育

  我住在波士顿郊区一个学区排名很靠前的小镇。最近,全镇公立学校正展开一场步调紧凑的“减负运动”。事情的起因在于学区管理者被不久前的调查数据吓着了。据一项抽样调查,因为压力过大,有两千多名学生的镇公立高中里,有自杀念头的学生高达七分之一。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家庭作业负担是最主要的压力来源。

  于是,镇高中先每天辟出45分钟的特别时段,让学生有机会跟各科老师交流或求助;还专门组织论坛,校长、副校长跟家长面对面沟通;学生社团也行动起来,帮助学生管理和释放压力。学区里的初中和小学也被动员少留或不留作业。

  从北京到波士顿快三年了,经常有朋友问我,美国的基础教育到底怎么样。我想说,上述的情形是一个真实的片断。美国的基础教育,像个多面体。有时候看上去很美,换个角度,可能又没那么美了。

  焦虑与压力:另一个版本的“应试教育”?

  有好几次,有美国朋友开玩笑地问我:“你是不是‘虎妈’?”在一些人眼里,“虎妈”几乎是亚洲妈妈的代名词。

  其实,在波士顿郊区这些好学区,“虎妈”是不分肤色的,“虎娃”也随处可见。许多学生和家长太拼了,他们所面对的压力,与国内相比毫不逊色,可能更甚。这一点远远超出了我来之前的想象。我感觉,在某种程度上,美国的基础教育像是另一个版本的装饰得更美丽的“应试教育”。大学升学,还是那个最有威力的指挥棒,决定着基础教育的生态,检验着基础教育的成果。

  “成果”(outcome)这个指标,被许多商业性的学校排名网站列为高中排名的重要指标。其内容很单一,就是高中毕业生升大学的情况。一些高中官方网站也每年展示升学成果。有的高中比较含蓄,仅列出一组大学名录,笼统地说明毕业生的去向;有的则罗列具体数据,展示各大学从该中学录取了多少名毕业生;更有个别高中,直接公布每个毕业生的名字和他们的去向。

  这些升学数据成为家长给孩子选择中小学的重要依据。美国公立学校运营经费主要来源之一是当地的房产税收,一个家庭在某个地方买房或租房,就成了纳税人,孩子可以直接就读当地学校。好学区房子的价格明显高于普通学区。我见过一个妈妈,孩子才上小学,她已把近几年哈佛大学在波士顿几个高中的录取人数摸得一清二楚。她说有的数据是从学校官网找到的,如果学校没公布,她就写信去索取。她说会不断追踪录取情况,再决定几年后搬到哪个镇。

  在国内,我曾听过许多对美国大学录取制度的赞美,认为美国大学招生采取申请制,不单纯以考试分数为依据,更加人性化。实际上,美国大学选择学生时,学生的学术表现仍然是权重最大的指标。其权重到底有多大?说法不一,但人们都同意至少占50%以上。学业成绩不光由SAT等标准化考试分数来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高中四年在学校的综合成绩和排名。大学招生官将学习成绩与课外活动、领导能力、运动文艺和其他才艺、志愿者经历等各种因素放在一起考虑,决定是否录取一个学生。

  这意味着,高中生若想具备竞争力,首先学习成绩不能不好。但仅仅学习好是远远不够的。有好分数,还要全面发展,有“流光溢彩”的简历,才更可能引起招生官的注意。

  分数相对容易量化,但一个人是否全面发展,就不那么容易衡量了。于是,尽可能在各个方面拿出有说服力的成绩,成了学生、家长全力以赴的追求。

  每年大学录取发榜后,那些被“常春藤”等一流名校录取的“准新生”就成了“香饽饽”,被不同的机构和场合邀请去介绍经验。在我眼里,很多学生真是“神”一般的存在:高中四年学习成绩“全A”、标准化考试高分只是“标配“,他们往往参加好几个课外俱乐部,并在不只一个项目里担任领导;同时又是出色的运动员,地区获奖都只是一般成绩;精通乐器,可能还不止一种,不是去过卡内基音乐厅表演,就是拿过什么特难拿的大奖;更难得的是他们“德艺双馨”,几年如一日的志愿者经历能感动得你落泪。

  一个女儿被哈佛录取的妈妈告诉我,她女儿弹了十多年钢琴,拿过麻州比赛一等奖,可填大学申请表时,她女儿压根没提这个奖项,因为可说的成绩太多了,表格上没位置填了。

  按照今日美国大学的选拔标准,当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数学得了15分的钱钟书先生,放在今天的美国,也进不了名校。如此选拔机制,会不会因为过于强调标准的多元,反而导致了实际上的标准单一,错过一些特别的人才,引起智力资源的浪费?

  我也有遇到过特立独行、不迎合潮流的家长和孩子。我之前住过的镇上有一位哈佛毕业的家长,孩子不随大流,不追求完美,天天忙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打工挣钱,还考下了滑雪教练证,这位家长对孩子非常支持,他认为自我思考和行动能力是最重要的素质。

  另一位很有思想、酷爱文史的高中十年级男孩,选择了一门难度很高的英语荣誉课程,任课老师是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奖获得者。开学不久,男孩在单元考试中得了个很低的分,因为老师打分很严。周围的人劝这个男孩赶紧换课,尽量让成绩好看,千万别影响升学。但这男孩觉得老师讲课太好了,能学到真东西,他不想单纯为了分数好看,而失去学习的良机。

  追求完美成为流行而单一的价值追求,得焉?失焉?

  大学对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考核,演化成基础教育阶段对“全面出成绩”的追求。美国的“高考”,考核的内容更多,备考的难度更大,备考时间也更长,甚至可能长达十多个年头。

  对美国高中生而言,分数依然是“命根”。美国高中总共四年,其九年级相当于国内的初三。从这一年起,学生在学校积极发言与否,迟到旷课与否,每一项作业、测验和考试,都以不同的权重计入一门课的总成绩。一位高中生告诉我:“我写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纸片,我上课说的每一句话,都或多或少影响着我的分数。”

  在一些公立高中,课程教学强调高度的步调一致。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必须积极、持久而稳定。但是,每个孩子心智成熟早晚不同、对学习方式偏爱不同,美国的公立教育体系对特殊教育体系外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顾及得相当有限。在国内,一些成熟较晚的孩子到了高二甚至高三才开始发奋用功,也考上了不错的大学。这样的情形很难发生在美国。

  虽然有私立教育、微型学校、网上学校、在家学习等多种办学方式,在个性化教育上有各式各样的尝试和探索,但公立教育仍是美国基础教育的主流。从学前班直至高中,高达90%的美国学生就读于公立中小学。

  在课程设置上,美国公立学校的课程内容结构与国内区别不大。以高中为例,主科为语文、数学、科学、历史和外语,这之外还有选修课。有所不同的是,在美国,除了作业考试外,课堂发言、团队合作等表现也计入成绩。而且,这些主科按难度分不同级别,学生按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级别。但实际上,学生们都尽可能选择级别高的课程,因为课程难度越高,对体现四年总成绩的GPA(成绩平均绩点)贡献越高。

  除此之外,多选高难度的AP课程,也成为学生展现自身竞争力的方式。AP课程即“高中先修大学课程”,是美国大学理事会(The College Board)提供的在高中授课的大学课程。目前共有22个门类、37个学科,大多数美国高中开设数量不等的AP课。高分拿下数门AP,仿佛成了许多高中生的“必修课”。

  巨大的学习压力,已经让高中生不堪重负。在这之外,“全面发展”又必不可少。学生能选择的,只能是压缩睡眠时间了。据本文开头提到的调查,我所在的小镇,高中生平均睡眠少于六个小时。睡眠更少的“小超人”也不难见到。我女儿学体操的课外学校里,今年有个女生被哈佛录取,据说她从初中时,每天就只睡四、五个小时了。

  拉丁学校是波士顿顶尖公立学校之一,毕业生进名校的比例相当高。几个月前我曾听过一个讲座,该校几名优秀毕业生介绍经验。一名女生说着说着就哽咽了,她说升学这个过程太艰难了,幸亏有亲人的支持和鼓励。

  这几年,从那些竞争激烈的好学校不时会传来消息,又有学生自杀了。有时同一个学校一年内发生不止一起自杀事件。事实是,很多成长中的孩子如履薄冰,他们不能犯错,处于持续的高度紧张中。一些高中生告诉我,他们不敢生病,因为拉下的课还没补上,新的任务又堆积如山。他们无暇顾及真正的兴趣,更倾向于把精力投入到能出成绩的各类比赛。

  可是,当追求完美成为流行而单一的价值追求,当全面发展变成量化而高难的考核,当挑战极限、参与竞争成了别无选择的选择,对成长中的青少年,这其中的得失该怎么衡量?如此方式获得的完美,是否名符其实,是否可以长久,值得拷问。

  美国民众对公立教育普遍缺乏信心

  对美国基础教育的一些长处,我们往往更熟悉,如重视鼓励和尊重孩子,重视玩耍和动手,重视批判性思维和实际能力的培养,看重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开掘。这些都是事实,但并非全貌。

  美国基础教育在一些方面的设计比较合理,例如,学生的任务和压力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增加,循序渐进。但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本身似乎越来越满足不了学生和家长的需要。公立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兼顾所有受教育群体的基本要求。学生想要具备升学竞争力,不在校外下功夫是不行的。

  学业方面,许多孩子从五岁上学前班起,就开始在课外补习学校学习数学、外语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进度至少得比学校进度领先一年以上,将来才能比较从容地应对初中尤其是高中阶段陡升的学习压力。才艺活动方面,不少三、四岁的孩子已开始学习体操、跳舞、网球等各种才艺。每年暑假,各种夏校、夏令营,把许多孩子忙得团团转。

  在这里,课外活动产业发达,但是,想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普通家庭面对的经济压力也相当大。

  一位孩子练滑冰的家长给我算了一笔帐,随着孩子水平和级别的提高,每周的训练时间从几小时增加到十多小时,未来还会达到二十多个小时。每年要到全国各地参加好几次比赛,有时还要出国比赛。比赛想要取得好成绩,不请一对一私教肯定不行。所有这些课时费不说,优质冰鞋和表演服每套价格都在数百美元以上,外出比赛的食宿交通全自费,家长还得陪同。到了高级别冲奖阶段,一年花销好几万美元。这还没计算家长每天开车接送、等候孩子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仅仅在这一个领域出成绩,就不是一般家庭敢想的。

  我认识一个双职工家庭,有两个孩子。这边小学三点就放学了,他们接不了,只能让孩子上托管班。但才艺学习不能落下,他们几乎每个晚上和周末都带着孩子奔波于各个课外班,全家人难得悠闲地吃个晚餐。另一个家庭,因为同样的奔波,每天晚上九点吃晚餐,已经成了多年的习惯。

  在美国失业率高居不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名牌大学变得比以往更加抢手。但同时,社会的阶层分化也在加剧。在这场比拼“全面”“完美”的竞赛中,富裕人群有更多的资源优势,可以选择将孩子送到一年学费数万美元的私立中学,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负担沉重的中产阶级,往往倾其所有,十几年如一日,支撑着这漫长的“备考”。尤其是亚裔子女,由于在升学中受到不公平待遇,他们必须比其他族裔考出更高的分数,各方面也更优秀,才有可能去竞争同一个入学机会。

  一位二十年多前从北京移居美国、将孩子送进了“常春藤”的妈妈坦言,孩子每节钢琴课上百美元,她毫不犹豫地掏,但很多年来,超过20美元的衣服她自己舍不得买。经济能力更有限的家庭,根本没有能力支持孩子“全面发展”。我之前住的小镇有一个非盈利机构,到处募集资金,以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体验一次短期夏令营。根据美联社和某公共事务研究中心今年五月的调查,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美国人拿不出一千美元应急。根据联准会去年的调查,47%的美国人甚至拿不出四百美元应急。

  在美国的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只是一个环节,家庭承担着相当大的职责。丰富多元的校外教育资源对美国的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享用这些资源的机会。

  一位在国内事业很成功的妈妈来美国陪读了几年,深有感触对我说:“在这里,学校老师对孩子全是鼓励,从来不提弱点。但如果你满足于那些鼓励,渐渐就会发现孩子已经落后了。有一个无形的筛子在那里,你看不见而已。不知不觉中,就有可能就被筛下来了。”

  其实,当下美国民众对美国的公立教育也普遍缺乏信心。据哈佛教育学院费尔南多教授介绍,2015年美国的一个抽样调查显示,只有12%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公立教育很有信心。

  美国教育界的危机意识一直比较强,近些年的焦虑感也比较明显。“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结果在美国颇有反响。这个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的项目,每三年一次,对全世界15岁学生学习水平进行测试。2009年和2012年两届测试,在参评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中,代表中国大陆的上海学生连续获得数学、科学和阅读三个单项的第一和总分第一。而这两年美国的各项排名都在17至30位之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人均教育投入在发达国家中名列前茅。

  近些年,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些薄弱环节,美国教育界积极努力。例如,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教育比以往更为看重,公立学校在课程设置、师资等方面加大投入,许多民间力量也参与进来。

  考试制度的改革在各州都是争执很激烈的焦点问题。如何让测评更科学、更有利于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培养,成为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和公众话题。大学招生环节也在发生变化。今年初哈佛教育学院发布了名为《扭转形势》的新研究报告,提出大学招生制度的改革设想,获得全美80多个大学的认可签名。该报告建议大学招生人员重视学生参与有意义的社区服务,鼓励关心他人,不把学生修多少AP课程,或参加多少课外活动当作加分项目,重视课外活动的质量而非数量,以减轻申请者压力,使大学招生更加人性化。

  虽然人们对这个报告反应不一,争议较大。但不可否认,其发布本身,即是对美国基础教育领域现存问题的一种回应和反馈,也是对现存大学招生制度的反思和质疑。

 

责任编辑:吴媚姗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