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就业求职 >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氛围 重在定位

日期:2016-03-11 11:37:28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量: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氛围 重在定位】“2009年的一项数据显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和学生创办的企业,创造的GDP相当于当年韩国GDP的总量,依靠麻省理工学院研发技术在全球创办和支持的企业一共有25800家,加到一起的GDP总量在全球排第11位,高校的创新创业潜力不可估量。

  “2009年的一项数据显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和学生创办的企业,创造的GDP相当于当年韩国GDP的总量,依靠麻省理工学院研发技术在全球创办和支持的企业一共有25800家,加到一起的GDP总量在全球排第11位,高校的创新创业潜力不可估量。”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在日前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特别举例说明了高校创新创业成果并非可以立竿见影,但从长远来看,其潜力是巨大的,而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关键。

  高校创新创业氛围很重要

  在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创业仍旧是高频词,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等内容在天津高校内引起强烈反响。

  “创新创业在全社会已经引起了一股强大热潮,但是高校创新创业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氛围,鼓励大学生和科研人员去创新创业。”李家俊认为,一方面,我们现在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水平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一旦活力加速释放,就会与创新驱动形成共振,所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义就在于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显著增加。但不少大学生普遍存在创业政策知之甚少、创业方向不明确、创业经验和胆识不足、创业资金匮乏等问题。

  2015年2月,一个旨在破解大学生创新创业难题的计划开始在天大实施,以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创始人盛宣怀名字命名的“宣怀学院”在天大成立,学院面向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潜力的大学生开展创业培训,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从科技成果专利保护、成果转化、创业咨询到创业资金支持的一条龙服务。天大每年从预算中拨出300万元设立“宣怀基金”,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采访中,李家俊把“宣怀学院”定义为一所培养企业家精神的学院,“创业教育并不只是狭义地让学生都去开公司、开餐馆,而是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在他们心里埋下一颗创新创业的种子,不断积累、汲取养分,等待破土而出的那一刻。这种企业家精神恰恰和天大的创始人盛宣怀的传奇经历相契合。”

  对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在实践中有哪些障碍有待破解?李家俊认为,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其核心是将科研成果的处置权和收益权交给了高校和科研院所,从法律层面上问题已经解决,但在落实上,还有很多程序上的问题有待解决,很多部门的规章制度可能跟这个法规相抵触,很多传统的观念还不适应。对此天大也出台了校内鼓励创新创业及科研成果转化的意见,希望尽可能破解这些难题。

  人才培养重在定位

  在今年两会上,关于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重点高校向高端人才培养方向转变的建议热度不减。对此,李家俊认为,高校人才培养重在定位。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培养高端工程技术人才是极为迫切的。”李家俊认为,对于人才培养需要部分大学转变成应用型技术大学;需要天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区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也需要以工科为主的天大等重点大学培养国际标准的高端工程技术人才,“行业的‘领军人才’是我们的人才培养定位,同时培养质量好必然会促进就业。”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应以“人才先行”。人才培养将会是“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的基础。“要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我国与各沿线国家均迫切需要相关专业人才。”李家俊表示,在我国,掌握东盟国家语言并了解当地文化的人才较为稀缺;而在东盟各国,精通汉语并了解中国情况的人才也很少,双方都迫切需要通力合作,重点培养一批能力强、水平高的专业人才。

  对此,李家俊建议,大力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设立“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等在管理人员、青年学生的人才培养方面的实际需求,与中国高等院校开展短期、长期青年知识分子培训项目;大力开拓与沿线国家的校际交流,增加双方间的高层互访。

  目前我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面临小语种人才匮乏的瓶颈。“在‘一带一路’战略需求之下,规划各区域小语种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李家俊建议,要鼓励中国高校与各相关国家的高校合作,联手培养我国急需的小语种人才。同时,鼓励各高校多开设小语种的第二外语课程,尽快解决我国小语种人才短缺的问题。

 

责任编辑:孙 丹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