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9届“LINDE金杯”国际青工焊接大赛上获得第一名,让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学生冉毅立毕业时遭到企业的“哄抢”:一家珠海的大型国企给这个小伙子开出了上万元月薪,一家广西企业的领导开车上门来学校要人。最终,冉毅立选择了离家比较近的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安装有限公司。
该公司人力资源处处长李冠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公司不仅给冉毅立制定了专门的人才培养计划,还提供了一套单独的两居室宿舍。要知道,在这家公司,刚入职的大学生住的也都是两人一间的集体宿舍。
职校生在就业市场上受欢迎,并非偶然现象。今年2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报告中称,我国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9年超过95%,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连续3年超过90%。
从就业率来看,职校生已成为比普通本科毕业生更抢手的热门人才。有评论认为,职校生受热捧是从另一个角度发出了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信号,以职校毕业生为代表的技术人才供求失衡,而以本科生为代表的中高端劳动力却出现过剩,失业与空岗并存,结构性用工荒是当前大量企业招工难的重要原因。
在技能型人才供需失衡的剪刀差面前,职校生的薪酬待遇早已跳出了以往人们认为的低薪、低保障。
近日,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在校内首次举办了一场人才双选会。“包住,提供餐补,五险一金,基本工资3000元”几乎是用人企业开出的薪酬待遇标配。为了更吸引学生关注,一家浙江企业还表示提供高温补贴和带薪年假,同时宿舍配有WIFI、空调,公司生活区里还有体育馆、游泳池、篮球场等运动场所。
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聘启事上,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背景板上的薪酬数被临时涂改了:实习期综合收入从原来的2500~3000元改为3000~3500元,3个月转正后的综合收入从3000~4500元改为3500~5000元。
“这几年我们招聘员工的薪酬待遇在不断提高。”该公司招聘经理甘青松解释说,员工的选择性增加了,薪酬提高才有助于员工的稳定,企业也希望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招到有竞争力的员工,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然而,在这样薪酬相对可观的情况下,在双选会现场,一些行业的企业还是乏人问津。
柳州汽车制造企业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向记者抱怨,近两个小时她只收到6份简历,公司主要招焊工,但应聘者中只有两人是焊工专业的。
“我们的招聘名额有40个,但一所学校的相关专业学生一届就只有30几个,我们还得和其他企业抢这些学生。”柳汽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表示。尽管企业对焊工的需求量很大,但愿意去读焊工专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很多学生怕苦怕累,不愿意干这一行。“不少农民工只能胜任普通的焊接岗位,而目前企业最需要的是高技能焊工。”
李冠向记者谈到他们之所以愿意以“一套独立宿舍”的代价聘用冉毅力,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上高级焊工人才的短缺。“企业需要有潜质的焊工作为未来的领军人物,补充企业焊工人才的梯队”。
以焊工为代表的行业性用工荒,是我国目前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错位的一个典型例子。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关国爱介绍说,广西一年至少需要两三千名焊工才能满足需求,但如今广西只有十几个学校招收焊接专业,每年五分之四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据了解,之所以很多广东及外省的企业专门来广西中职院校招人,是因为广东、福建、江苏等地的一些职业院校报读人数少,基本不开设焊工专业了。
毕业前曾去浙江宁波一家橡胶企业顶岗实习的苏志暖,最终决定把自己就业的坐标放在“钦北防”的化工企业。“浙江离家太远了”,老家在广西河池的这名男生告诉记者,他班里35个同学找的工作单位基本是广西的企业。
近年来,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加快,一些技能性岗位的薪酬和工作环境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缩小,返乡或就近就业成为越来越多职校毕业生的选择。
有学者研究指出,职校生就业城市分布出现“重心下沉”的现象,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分不开。区域经济格局大变化导致劳动密集型企业加速转移至内地,随着中小城市以及内地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小城镇和内地用工需求增长,工资福利的竞争力也在提升。为降低转移成本,打工者开始更多选择在离家近的二线城市就业。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春龙认为,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的“用工荒”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地区,长期以来这些地区的加工业主要依赖外来劳动力。如今中西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对农民工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直接造成了这些地区的用工荒。
此外,近年来,沿海发达地区的高房价和高生活成本,使得外地务工人员生活成本大幅增加,他们明显感到在异地的生活压力增大。
“用工荒已对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且企业转型的阵痛被迫提前到来。”谈及区域性用工荒影响,张春龙表示,部分企业出现设备闲置等现象,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很多企业将涨薪作为留住工人的唯一手段,对于依靠生产和劳动力成本生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很可能会面临亏损。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谢洋 实习生 陈卓琼)
责任编辑:孙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