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归而言,很多人当年走出国门,为的就是学成后能在世界知名企业开拓事业,成为国际人才,然而往往事与愿违。留学并不一定是名企的敲门砖,有时反而是“障碍”。那么,海归如何才能敲开心仪企业的大门?
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
良好的外语能力、丰富的经历及跨文化交流的经验,可谓海归应聘时的优势。但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企业人力资源主管表示,不会优先录用海归。具体来说,66.1%的人称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喜欢海归的人力资源主管和管理阶层为8%;另有25.9%的人表示比较青睐海归。用人成本太高、容易跳槽、个人能力不过硬,都是企业拒绝海归的理由。
“现在国内每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00多万,新增海归人数也在30万以上。大部分海归集中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而这里的世界知名企业能提供给他们的职位远远不够。僧多肉少,带来的必然是弱肉强食的竞争。”谈及海归的就业前景,北京群策力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经理Mary告诉《青年参考》记者。
在她看来,海归在职场上遇到困难,主要原因在于自我认知和职业定位方面不够清晰,缺乏关于职场和求职的基本知识。
“海归要想在竞争中取胜,一方面要了解国内人才市场和各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要在求职前进行专业的职业规划,这样更有利于在现阶段找到方向,然后制定出后续的发展计划。这个过程也有助于增强他们在职场中的信心。”
有国内媒体指出,海归在浏览企业招聘要求时,往往不清楚对方最看中哪些核心能力和学历背景,不是虚夸自己,就是不敢投简历。事实上,企业除了看求职者的学历背景,还看重综合能力,包括领导力等综合素质。而且,部分岗位对求职者的专业背景要求并不高,很可能学历之外的某些实践经历,恰好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所以海归求职前,应充分了解企业需求。
拥有15年工作经验的老海归Kim认为,海归求职前,首先要做的是端正心态:“海归回国求职,心态上既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莫名悲观。既要肯定优势,也要尽力弥补不足。”
“事实上,和国内学生相比,现在很多外企更愿意雇用海归。国内的创业公司不断涌现,机会也很多,因此海归找工作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困难,但打铁还需自身硬,想找到好工作,自己的实力也要跟上。”他进一步解释道。
Kim指出,海归的外语技能是一大求职优势,“他们在语言、企业文化方面的适应力更强,但这不过是敲门砖。想要在职场上走得长远,仅靠这一优势显然不够,海归们要能沉浸下来,主动找到方法,进一步学习”。
提前了解招聘信息
“‘僧多粥少’这个大环境短时间是改变不了的,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谈及海归的就业形势,Hello海归网求职顾问冯娇告诉《青年参考》记者,“对海归来说,回国找工作时能不能被当作应届生,也是很多人忧虑的问题,很多留学生毕业回国的时间,恰巧错过了国内的校招季。”
冯娇认为,海归求职最令人担心的不是竞争人数的增多,而是求职机会的不平等。“国内大多数企业会在9月、10月进行第一轮传统校招,而海归的毕业时间大多是在来年6月,少部分是12月。这就意味着他们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传统校招的时候,他们仍然在海外学习,无法抽空回国参加企业校招、面试。”
冯娇指出,从时间点和资源的角度来看,海归在求职时往往处于劣势。招聘时间的制约让他们错失不少良机,往往被提前“淘汰出局”。
“海归很少会有机会或精力去各个学校参加校园宣讲会和招聘会。退一万步说,即使你在海外投递简历并通过最初的筛选,接下来若不能回国参加笔试、面试,也意味着你之前的努力等于零。”说到这里,冯娇颇为无奈。
在Kim看来,突破这一瓶颈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了解企业内部的招聘信息,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几乎所有应聘者在面试前都会看成功求职案例及面霸攻略,实际上,你需要通过不同渠道获得更多信息。对海归来说,求职时最有用的信息,应该是了解名企招聘内幕的人提供的。因此面试前,需要近距离接触曾经就职或正在目标企业工作的‘内部人士’。在读期间,可以借助学校活动或校友力量跟从事相关工作的行业精英交流,这对海归今后的求职大有裨益。”
克服职场“逆文化冲击”
对留英7年的“资深”海归Linda来说,回国就业最大的难关在于“逆文化冲击”,这种冲击包括人际交往、工作方式、日常生活、思维方式等方面。
“就拿我来说,经过若干年的国外留学,已经适应国外的环境,回国后面临种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化冲击,觉得很难适应。特别是接人待物这一块——从公共场所排队、要不要AA制,到餐桌敬酒礼仪,都让我感到困扰,有时候难免造成误会。”Linda说。
在欧美同学会海归人才网负责人赵金良看来,海归求职困难的一部分原因是:“出国时间较长,对国内的发展变化不适应,不熟悉国内行业、岗位、用人偏好的变化。其关键在于心理因素——留学时在陌生的环境里一个人奋斗,容易建立比较强的防卫机制,导致人的状态不放松。”
他认为,海归在求职前应多花时间了解国内情况,遇事不要想当然,这样能缓解心理不适,为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他的观点得到了Mary的认同。她指出,面对“逆向文化冲击”,海归首先要从心态入手,多了解国内信息,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逆文化冲击’可以通过时间来缓解,对回国马上面临找工作的年轻海归来说,这显然是不小的问题。留学生在海外要多参与跨文化交际机构的相关培训,与有相同经历的人交流和学习。另一方面,留学生也要多关注国内媒体,观察和了解国内最新变化。再就是回国之后多结交新朋友,加入校友会,帮助自己迅速重建社交圈。”
“逆文化冲击”往往困扰在海外生活时间较长的海归,但短期留学者也有自己的烦恼。在英国学习金融专业的Amanda就有着类似的烦恼:“我读的是一年制硕士,这一年英语还没说溜就回国了。”
在国外读书的日子里,Amanda最常做的就是和周围的中国留学生聚会,对所学专业和当地文化的了解只是皮毛。“短短一年的课程,很难说我能学到多深的知识,或有多高的造诣。海外留学的经历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开阔眼界,至于与国内研究生竞争工作机会,我并不觉得自己特别有优势。”
海归求职小贴士
相关阅读
1 提前动手,时不我待
澳际留学的调查表明,回国后1~3个月是海归开始找工作的密集时段,占比为39.5%;其次是回国前1~6个月,约有29.5%,大多数海归开始找工作的时间偏晚。专家建议,留学生应在回国前1~6个月开始找工作,并做好科学的求职规划,这样更能把握主动权,也能与国内用人单位的招聘时间相匹配。
2 找准定位,做“抢手”海归
近年来,新材料、生物工程、医疗医药、金融与保险等行业需要大量专业过硬的人才,留学生可选择这些专业深造或参与实践活动。此外,如果在海外创业,可考虑团队整体回归,不管是回国创业还是加入企业,都更有优势。
3 积累工作经验,莫看一时薪酬
海归在回国就业初期过于看重薪资,会错过很多长远发展的机会。智联招聘最新的调查显示,海归在国内的第一份工作年薪普遍不高,随着工作经验的累积,薪酬会呈现出非常大的差距。
4 善用资源,不做“海待”
随着回流趋势的日益显著,我国各地政府、教育部门和民间机构,都在通过校友网、俱乐部等形式,加强对海归人员的服务,为其提供就业途径、拓展人脉资源的渠道,甚至是创业资金。善用这些资源,能帮海归摆脱成为“海待”的命运。
实习编辑:强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