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部教育网讯 (中国教育报 记者 黄金鲁克)
近日,博格思加州学校在中国青岛宣布挂牌成立。成立当天,由青岛市高新区管委、青岛市教育局、中国教育在线联合主办,该校和青岛市高新区投资促进局、青岛市高新区社会事务局承办的2016年基础教育中美高峰论坛同期举行。
与会者就基础教育阶段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行研讨,专家提出——
“大家彼此交流,了解彼此的教育制度”
“各国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继续加剧,而合作共赢的模式和教育资源的全球化布局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人才流动和教育输入国的培养流失的状态,以教育教学理念、课程和教师流动为代表的新型合作模式的出现,使得人才培养的全球流动和互动成为可能。”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宗瓦在论坛上如此表示。
这一点,在博格思加州学校身上得以印证。
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去年中国赴美的留学生达到30.4万人,占美国国际学生的31.2%,其中教育条件优越、科技发达的加利福尼亚州(以下简称“加州”)是中国学生第一留学目的地。加州不仅成为中国留学生向往的地区,也连续4年成为美国国际学生占比最高的州。然而,与之伴随的,是中国留学生所发生的适应难题,2015年震惊全美的中国留学生欺凌同胞案就发生在加州。为何不让中国低龄学生直接在国内上美式国际学校?这成为博格思加州学校创办的初衷之一。
美国加州教育部部长汤姆·托拉克森(Tom Torlakson)在论坛上表示:“在大洋两岸的合作中,中国的学生来到美国,美国的学生也被中国的大学录取,中国的教授和教师来到美国,美国的教授和教师来到中国,大家彼此交流,了解彼此的教育制度,可以你们学我们的,我们学你们的,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博格思加州学校创始人、美国星腾科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马振翼则认为,融合中美两国优势,发展出一套新的模式,能够帮助我们的下一代被启发。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一个尝试,博格思加州学校在遵守中国内地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由加州教育部支持并从加州选派师资。
“给中国学生补一补‘磨砺’课”
基础教育阶段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本次论坛的核心议题。
在宗瓦看来,基础教育阶段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应该等同于留学预备教育,应该着眼点于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对此,山东青岛二中校长孙先亮颇有共鸣。孙先亮说:“我相信,我们不是为了让几个学生考上国外的大学,核心在培养人才方面。”
如此,我们开设国际学校、国际班、国际课程等,又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国际化人才?
“应该致力于培养通晓国际规则、掌握国际知识和技能并具有国际素养的人才,重视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意识和多元化文化理解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同时也尊重学生的个性潜能开发,给学生以适当的发展和指导。”宗瓦认为。
然而,无论如何,基础教育阶段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绕不开留学话题。
近30年来,我国出国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很多国家的第一国际学生生源国都是中国。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提出疑问——“因为很多国人觉得我们的教育模式一塌糊涂,而西方教育都是非常先进和优秀的,但真的是这样的吗?”
在美国惠特尼中学,存在一个魔鬼数字——“4”。在这里,睡4个小时,喝4杯咖啡,考4.0的成绩,是一个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和目标。因为美国高校招生,不只看考试成绩,还要考查软实力技能。在美国,很多优秀的中学生下半夜睡觉是家常便饭。
“因此,我们要反省,但同时也要认识自己的一些长处。”陈志文认为,我们的孩子缺的东西很多,但现在最缺的是“磨砺”,即使是博格思加州学校这样的国际学校,也应该在理解透彻的基础上去融合,尤其是给中国学生补一补“磨砺”课。
“课程设计最重要的是看学生的真正需求”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国际学校,应该如何更好地服务学生?
巴尔伟德学区负责人麦考密克先生(Mccormick)认为,应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一旦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并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就会自己学习,并追求更高程度的教育。这非常重要,因为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潜力,并且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天赋所在。
“我们在服务孩子时,教师和学校一定要知道孩子发展到什么水平,走什么样的道路,选择什么样的未来,从不同角度给孩子提供支持,这样才能真正让他感到受尊重,能够被激发,获得自身发展的最好方向。”孙先亮说。
对于国际学校的学生而言,未来基本上都会选择出国留学。为此,国际学校的课程设置,关系学生未来的发展。北京八一学校国际部学术校长马丁·汤普森(Martin Thompson)认为,课程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满足学生的真正需求。很多中国家长特别关注托福以及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分数,马丁·汤普森告诉他们,不要过分关注分数,用国际学校的课程设计也能取得高分,甚至比单纯的以考分为目的的课程要好得多。
马丁·汤普森建议,国际学校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最重要就是把中西方最好的实践结合起来,看学生真正需要什么。
责任编辑:孙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