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名师 >

梅葆玖生前曾称对得起父亲梅兰芳 拒被称“大师”

日期:2016-04-26 08:18: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量:

  “京剧还得姓京,不能姓洋”

  1961年,梅兰芳逝世,梅剧团的担子自然而然落在了梅葆玖身上。但到了1966年,“文革”风暴席卷全国,梅葆玖的演艺事业也中断了下来。直到“文革”后的1978年,梅葆玖才重新登台,而此时他已过“不惑”之年了。同时,梅葆玖还在做这么几件事——承袭梅派与改良新戏。

  梅葆玖曾言“戏以人传”,因此培养弟子成为他承袭梅派的一个方式。他曾坦言,“虽然如今我的44个弟子中胡文阁是硕果仅存的男旦,但这是时代使然,我并不怨天尤人,我培养了40多个弟子,父亲的艺术没有断层,将来上天跟我们老头儿我也好交代了,我敢说对得起父亲”。

  而改良新戏方面,改编自《太真外传》的《大唐贵妃》是梅葆玖自己所认可的京剧改良范本。该剧在原来《太真外传》的基础上加入了西方歌剧、交响乐等元素。

  2003年,这部戏在北京首演。“那是用西洋歌剧的形式来包装传统大戏,唱腔、扮相、念白还是京剧的,只是比原来漂亮。京剧说到底还得姓京,不能姓洋。其实很多的梅派戏都可以用新的舞台手段来展示,像很多人都有微词的LED我并不反对,用现代手段烘托京剧本身我完全能够接受。”

\

  资料图:梅葆玖。

  “我不是什么‘大师’”,“我只是票友而已”

  2014年,适逢父亲梅兰芳双甲诞辰,梅葆玖携弟子及北京京剧院辗转香港、台湾、纽约、华盛顿、莫斯科、圣彼得堡、东京以及津沪等国内京剧重镇,重走梅兰芳当年足迹。

  当时,梅葆玖也曾言及身后之事。“我母亲很明智,在我父亲去世后把家中有价值的文史资料都捐出来了,‘文革’中才没有毁掉,如果留在家中,即便那会儿没有被毁坏,一代代传下去也可能就慢慢遗失了。后来这些资料都留存在梅兰芳纪念馆中,得以让世代的后人去观赏。现在我把自己的资料也都保存得很完整,将来父子两代人的放在一起,供后世了解梅派艺术。”

  晚年,梅葆玖的视野也并没有仅仅囿于梅派,而是屡屡为京剧及传统文化建言。

  全国政协开会时,梅葆玖曾多次提交关于重视京剧流派艺术传承保护工作的提案。在今年3月全国两会上,梅葆玖还呼吁关注青少年传统文化素质培养,通过让孩子练毛笔字、学习繁体字、多听多唱京剧等方式,使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青少年心田。

  而对于父亲,梅葆玖始终抱有“致敬”的态度。

  梅兰芳曾被美国、日本的多所大学授予博士学位的照片往往被视作梨园佳话出现在各种场合。2012年,梅葆玖也被日本樱美林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谈及此,他说,“人家也给我一个方帽儿,但跟我们老头儿的差远了,人家是金方帽儿,我只是票友而已。”

  他也曾拒绝被称为“大师”。他说:“我不要做什么‘大师’,我父亲才是名副其实的大师,中国真正的大师并不多。我不是,我是干活儿的。”
 

责任编辑:王思露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