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过、爱过、写过——偶然读到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心中不禁怦然一动,大文豪一连三个动词过去式的表达体现的是19世纪的沉实、豪迈与无悔。艺术源于体验、奠基于生活,正因为扎扎实实、热血沸腾地活过、爱过,才有了作家笔下飞蛾扑火般的于连,才有了《红与黑》对现实与精神领域的深层透视。
同样关于生活与热爱的话题,也将肖恩与威尔的交流引向了深入。
电影《心灵捕手》中,第一次与心理学教授肖恩见面,天才男孩威尔就对肖恩的藏书与画作出了轻漫的评判。他之所以这样口无遮拦、胆大妄为,是因为刚刚经历了对前几位心理医生的成功“挑战”,“屡战屡胜”的佳绩让他想当然地把肖恩归入了“他们”那一伙。
不过,也正是借由这样的冒犯和挑衅,初次交手,经验丰富的肖恩便得以窥视到威尔内心的脆弱。第二次见面时,面对这个聪明而狂妄的小孩,肖恩留下了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忠告:
如果我和你谈论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你可能会告诉我米开朗基罗的一生,他的满腔政治热情,与教皇相交莫逆……可是你不曾去过西斯廷教堂,你没有仰望过天花板上美丽的壁画。
如果我们谈起战争,你会向我大抛莎士比亚,朗诵“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可是你从未经历过战争,你从没有将挚友的脑袋放在你的膝盖上,看着他吸着最后一口气却爱莫能助。
如果我们谈论爱情,你可能会给我念上一首诗,可是你从未真正经历过爱情,你从未在一双美丽的眼睛面前脆弱不堪……你从未爱一个人胜过爱你自己。
你了解我多少呢?就像我知道你是孤儿一样,我不能凭着看过《雾都孤儿》就断定自己了解你一样,你也不能凭着一幅画就以为你了解了我。
所以在我眼里你只是个孩子,不管你懂得多少你也只是个孩子。因为你从来不去体会或聆听,你也从来没有爱过什么人。
这段经典对白,让一贯滔滔不绝的威尔陷入了沉默与内省,也让无数读者心头为之一震。是的,我们拥有很多知识,一开口就是洋洋大观的概念、理论、体系。我们积累了一大堆关于爱情的名言警句,仍然会像威尔一样,在几番踌躇之后,仓皇挂断了心仪女孩的电话。
是什么真正决定了我们的思维、认识和行动?我们是否可以仅凭书本、鼠标和键盘来理解这个世界?置身于几乎无所不能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拥有比威尔所处的时代更为便利的条件。但即便如此,恐怕我们还是无法回避肖恩语重心长的告诫:即便你满腹经纶,即便你聪明绝顶,你也不能凭着一幅画就以为你了解了我。
所以今日我们重读杜威在百年前对教育本质的思考时,更能体会他所主张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背后所隐含的问题意识。在杜威看来,一个人只有对事物亲身经历,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经验能力”,才能对该事物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杜威将“生活”与“教育”同构,也就同时为“教育”赋予了实践性、情境性、亲历性的意蕴。个人与生活密不可分,借由真切的生活体验,在对生存、生命的不断体验和实证中,我们获得了对人生意义的领悟和对自我的发现与确证。
而一旦教育与生活、与经验渐行渐远,只在理论与概念的层面徘徊、缠绕,生命个体必将陷入空泛、孤立与机械之中,难以从知识的学习走向智慧的生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国传统治学一向崇尚躬身实践、学而时习。心学大师王阳明曾对着青青翠竹努力格物,但直至贬谪贵州,一路风雨飘摇、坎坷荆棘之后,才终于有了龙场悟道,创立阳明心学。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正是这样一番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真实历练成就其光明觉悟。如今我们再体味守仁先生的励志故事时,更加着意的是一代圣哲对“知行合一”的贯彻与实践。
置身于当下的教育场域,我们该如何让孩子们平生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我曾在一位高中语文教师的随笔里读到了这样一个片段: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过后的那个早晨,这位老师心情沉重地走上讲台,她想说点什么,却又不想单薄地表达沉痛与哀悼,于是她把一首北欧诗人的小诗分享给了学生们:
小小的手,不属于我的小小的手,
你在这茫茫人世间属于谁?
我在黑暗中找到你。你不属于我。
可我听到有人哭泣。
同样是文字,但因为有情境、有体验、有热度、有心跳,便于无形中架起了一座桥,让隔着迢迢山水没有真正体验过灾难与失去的孩子们在那一刻复苏起感知的触角,产生对世间生命的珍重与敬畏,对命运的悲悯与同情。
所以,如果我们谈论艺术,那么不妨先问问:我们是否真正地生活过、热爱过?
(中国教育报 作者 杜霞 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
责任编辑:孙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