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著名艺术家、空政文工团创作员阎肃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就这样,你轻轻地走了,那一颗赤子之心哟,从哨所到军港,从雄鹰到蓝天,让大江南北家喻户晓……”这是前来送别阎老的亲友们为这位德艺双馨的老人所创作的诗篇,缅怀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
一位歌迷昨晚开始就到这里等待送别阎老,他说,“虽然没见过阎老,但从电视上了解到他的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阎老歌好,人好!”这位歌迷现场清唱了《敢问路在何方》表达对阎老的敬意与不舍。
2016年2月12日凌晨三点,在突发脑梗住院近5个月之后,这位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的了不起的文艺战士平静地离开了尘世。噩耗传出,上万名网友自发为老人送行,满屏都是“一身正气”、“德艺双馨”、“亲切风趣”等充满崇敬、赞叹的字眼。而阎老生前的领导、同事、亲朋好友等也纷纷发文缅怀,千言万语,无不在为阎老的艺术人生“点赞”。
一位北京的王姓歌迷昨晚开始就到这里等待送别阎老
阎老收获了哪些“点赞”:
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从艺65载,无论是创作实践、还是为人做事,他都“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不愧为文艺工作者学习的楷模。”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群众,都给予高度评价。
“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就是兵味战味!”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阎老对于军队“风花雪月”的新解,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赞许。“我赞同阎肃同志的“风花雪月”,如果我们的解放军文艺工作者没有军味,没有战味,那干吗要穿这身军装呢?”
“坚定信仰、植根生活、崇德修身。”在阎肃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为这位时代楷模“点赞”,“阎肃同志是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他60多年勇攀艺术高峰,80多岁依然奋斗在文艺工作第一线,不愧为文艺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老爷子所在的空政文工团在其官方微博@空军,用12个大字缅怀这位文艺老兵。“一代艺术大师忠魂陨落,他给世人留下1000多部(首)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佳作。”
“真懂艺术,谦虚好学,无私奉献。”与阎老合作过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同行对他的真性情深有感触,“跟阎肃合作是一种艺术享受,他的作品有内涵,文辞修养高,用一种深沉情感和人文情怀,追求艺术的质朴和完美,依靠真诚征服观众。”
“幽默风趣,没有架子,和蔼可亲。”阎老去世两小时内,喜爱他的粉丝们纷纷在微博上为这位平易近人的老艺术家送行。“阎肃是名人,但看起来就是个乐呵呵的老头,见谁都会主动打招呼,还微微鞠躬,清洁工、花匠、服务员都是他的熟人。”
“【阎肃 弦歌感人肠】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这段《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词,凝练了老爷子的一生,道出了众人的心里话。
陪伴阎肃创作熬夜的老藤椅,已经泛黑破损,阎老很多伟大作品都是在这把藤椅上创作出来的。
阎老为何那么“赞”:
熟悉所有曲牌、词牌,却从没穿过一件名牌
身穿一件朴素的薄外套,脚踩一双黑布鞋,白发苍苍,笑脸盈盈,在深秋的晨曦中远远向我们招着手,这是人民网文化频道记者与阎老初次相遇时的场景。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半个月后,老爷子便病倒入院。
如今,老爷子走了,我们内心仍然哼唱着他的歌,脑海里重温着他的剧,内心怀念他“呵呵呵”的标志性爽朗笑声。
作品好。从艺65年来,他“始终唱响主旋律”,但他的作品里几乎没有“硬梆梆”的东西。“他始终依靠真诚去征服观众,”中国歌剧舞剧院著名作曲家温中甲评价,“他在创作时不是简单地把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直接放在作品里,或是做标语口号式的处理,而是用一种深沉情感和人文情怀,追求艺术的质朴和完美。”
作风好。在阎肃同志艺术成就研讨会上,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说,阎肃从不耍大牌、也不摆老艺术家架子。“他平易近人,和大家一起吃盒饭,一起在后台候场,没有任何的特殊化待遇和享受。”二炮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著名词作家屈塬,回忆了阎肃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细节:面对猪肉白菜馅饺子时满脸的陶醉感、吃火烧时用手小心接着掉下的芝麻粒、剩下的包子饺子打包下顿再吃、抽了半根烟掐灭下次接着抽……“他熟悉所有的曲牌、词牌,却不了解奢华的品牌,没有见他穿过、用过一件名牌。脱下戎装,一身布衣,就是一个诙谐风趣的老大爷。”
1964年,阎肃(第三排左数第四位)和《江姐》剧组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阎老的“赞”给我们留下的思考:
向他的“赞”看齐,续写他未尽的艺术人生
有人说,阎老像一座高峰,令世人高山仰止;有人说,阎老似一面旗帜,引领后辈迈步前进;也有人说,阎老如一面明镜,留与后人观照内心。为何如此多的艺术同行,乃至普通网友都纷纷自发怀念阎老,为其“点赞”送行,值得我们深思。
放眼当下文艺界,浮躁之风盛行。一些文艺家尤其是个别青年文艺工作者,不潜心打磨作品质量,反而醉心于各种手段所谋得的荣誉,被金钱“遮蔽”了双眼。光想要成绩,却不愿“接地气”。这些都是阎老生前所痛心疾首的问题。
文艺创作要俯下身子“接地气”,说百姓听得懂、喜欢听的“大实话”。“我艺术的根和魂,只有深深扎进军营这片沃土,扎进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才能写出真情、唱出大爱。”阎老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创作京剧《红岩》,他曾亲自到渣滓洞牢房里“坐牢”7天;《我爱祖国的蓝天》唱响军营内外六十载,离不开他深入部队,与士兵们同吃同住同工作的长期体验。
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抄袭模仿、千篇一律,都是当下文艺创作所存在的问题。反观阎老65年的创作生涯,从红歌军歌到流行歌曲,他不断出新出彩,精品力作层出不穷,几乎在每个时代都留下了代表作。而阎老曾自曝其窍门,一是“学习”,二是“认真”。
阎老的作品从不拘泥于一种风格,既有“春蚕到死丝不断,留赠他人御风寒”此类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唱段,也有“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这样大白话一样的句子,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从传统诗词到流行文化,看似信手拈来,皆是厚积薄发。用阎老自己的话说,这都得益于他一生“随遇而学”,从未间断的知识积累, “唐诗宋词我都是一首一首地背。把这些背下来以后,再去创作的时候,就‘下笔如有神’,占大便宜了”。
“干什么活我都想把它干好。好到什么程度?好到离了我不成。”布置给阎老的工作,他一律认真对待,完成得又快又好,还能常常带给人们以惊喜。当年中央电视台办晚会,请阎老写歌,老爷子从川剧中捕捉灵感,写出一首《雾里看花》,将“打假歌”写成了哼唱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令大家赞叹不已。
阎老走了,但他的精神不息。除了为他点“赞”,我们更应该向他的“赞”看齐,努力续写他未尽的艺术人生。
阎肃在空军某专机部队采访创作,受到飞行员和专机服务人员的热烈追捧。
责任编辑:王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