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不要再怨高考制度苛刻了,跟古人比我们实在是太幸福了。为什么?
世卿世禄制
我们先来看看最早的中国文明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上至天子、封君,下至公卿、大夫、士,他们的爵位、封邑、官职都是父子相承的,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这种世袭的次数在理论上来讲是无限的,也就是说生的不好一辈子都是奴隶,生于王姓贵族就是所谓的官(富)二代了。
“周公吐哺”这个故事大家很熟悉,成就了周公的美名,却忽略了成王这个世卿制度下的垃圾。
这种制度在历史角度来讲是进步的,但在选拔人才方式显然不科学,不先进。
选贤与军功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国家机构组织日益严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部门都需要大批人才,各诸侯国为争当霸主地位展开了激烈的政治、经济、军事竞争,以选贤任能的新的用人制度取代世卿世禄制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当年有个胸怀大志的年轻叫秦穆公,在公孙枝推荐下用五张羊皮换来了百里奚,这样任用嫌人的方式可以说不拘一格任贤才,但平民晋升机会依然几乎为零。
按军功授爵,则彻底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总算给武力值牛逼的不怕死的人一点机会。
察举制
到了汉武帝时代招贤纳士才具备了完整的入仕制度,即察举制。察就是观察,举就是选举。
首先由地方官员观察自己辖区的有能力的人,在上报给朝廷,有朝廷来任命职务,这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可以说这样的选贤是进步的,终于让我们乡下人有了进入朝廷的机会,但是!(一但是就懵逼啊)人都是有私心的,而且当地的选拔官员都是一些地方权贵,呵呵,你懂得!这就造成了一种“ 举秀才,不字书;举孝廉,父别居”。
最出名的当属东汉末年的有个叫赵宣的,父母过世守孝三年后,在父母坟旁边搭了一个茅草屋,继续守孝二十年!当地人纷纷称其孝,名声大震,结果官员过去一看,这货5个孩子都没满20岁......(古人守孝不能做那个的)
所以说察举制最后还是权贵驯养的一帮婊子。
九品中正制
曹操死后曹丕即位,曹丕很聪明,跟我一样看到了察举制的弊端,设立了九品中正制。
在州、郡设大小中正官,负责按家世门第和道德才能,并博采舆论,从上上至下下分九等品评地方士人,供朝廷按品级授官,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
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
此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
这个可以说是察举制的改良版,区别就在于这个中正官变成了中央委派。
起初,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权的局面。实质上成了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跟你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科举制
隋朝杨坚是个狠角色,后世对他的评价最高就是废除了九品中正设立了科举制度。
他儿子更狠,排挤吃喝玩乐的哥哥坐上帝王宝座后,营建动都,开凿运河,北巡南游,西狩东征穷兵黩武,声色犬马比起哥哥杨勇,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能帝位被压抑太久,性情压抑已久,所以杨广一时兴起在设一个进士科,选取天下诗歌达人来附会,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心血来潮设立的进士科,后世沿用了1300多年。
科举是一项创举,在选人用贤方面相对公平,使得寻常百姓也有飞黄腾达的机会,跟今天的公务员考试差不多了。(科举信息量太大,有时间做个专题)
为什么说你幸福?
第一古代想学习很难!
第二无论怎么样你至少还可以学一点自然科学啊,在古代史贵族秘密啊,在今天看这些什么数理化生还是有点卵用的!
第三科举之前,非世家、门阀想做到现在市长级别的官是不可能的,而科举之后,不限年龄,每三年录取几百个,比考清华难多了!
你确定你能行?
责任编辑:王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