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样,一个人的学校也是学校,只要家长和孩子们还需要它;而这种“小”,其实也是一种“大”,它之所以能够感动网友,就是源于其背后的责任、尊重与坚守。
今年教师节前后,广州一所小学成了“网红”。这位“网红”就是畲族小学,它位于增城区正果镇,距离广州市区有120多公里。和广州其他学校比起来,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小——3名学生,3个老师,6个人竟撑起了一所学校。
为什么只剩下3名学生?原来,最近十年来,学校周边有条件的家庭已纷纷外出打工,孩子也跟随父母的脚步离开了当地学校,学生人数不断减少。而剩下的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没有条件外出,孩子的教育也只能“停留”在原地。
那么,只剩下3名学生为什么还要保留一所学校?从教育投资的角度看,这似乎不够“划算”甚至有些浪费资源。但在它的背后,有比投入更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这所小学,3个孩子只能退学或者暴走10公里投奔“附近”的学校,这么漫长的上学路,这么高的时间成本,无疑会让很多家庭打退堂鼓。因此,“最小”小学的存在是对人、对教育的尊重,是对权利的尊重,就像一部关于义务教育的电影那样,“一个也不能少”。
“最小”小学的意义还不止于此。作为广州市唯一的少族民族聚居点学校,畲族小学还有很多学校所难以替代的价值。据了解,目前当地已经有一半的孩子不会说畲语,民族文化面临传承的问题。因此畲族小学在国家要求的学习科目外,还开设了一门特殊的课程,让孩子学习畲族语言。因此,“最小”小学虽然袖珍,但“形象高大”,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文化水平,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而这些是无价的。反观一下,如果撤并改造让它空置或成为另外的场所,那才是一种难以弥补的流失。
此外,“最小”小学能带给我们的,还有经验。畲族小学虽然“人气”不足,但一点也不寒酸。教室里有网络信息设备,图书角有中外文学等读物,教学楼里还有电脑室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离不开政府的教育投入和政策倾斜。据介绍,政府给山区教师每月800元补贴,此外还有交通补贴、少数民族地区专项教育补助、北部山区帮扶经费等,这些福利使教师成了山区的“高收入群体”。正是这些教育资源的倾斜、教师的福利待遇,才促成了“最小”小学20多年最温暖的坚守。
当前,贫困地区中小学萎缩的问题已逐渐浮出水面,引起了各方关注。从长远来看,只有实现就近城镇化、优质教育资源继续倾斜、精准扶贫等,相关问题才有望迎刃而解。不管怎样,一个人的学校也是学校,只要家长和孩子们还需要它;而这种“小”,其实也是一种“大”,它之所以能够感动网友,就是源于其背后的责任、尊重与坚守。不论学校的未来如何,在被需要的时候能够从容存在,这就是一座城市给家长、孩子最好的礼物。
责任编辑:王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