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替课,能够对付各种刁钻老师,一节课20多元,质量保证不议价。”在全国各大高校,学生课堂出勤率往往与成绩息息相关。近日,记者调查发现,高校有偿替课现象悄然成风,而替课者大多是学生。随着需求的增加,替课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校园中的灰色产业链。从单个学校到高校密集的地区,都分布着或大或小的替课群。这些替课群人数不等,多的有七八百人。
替课能在高校风行,甚至形成比较成熟的产业链,这在高校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更算不上新鲜事。其也屡见报端,为公众所熟知。对于高校替课风行的现象,公众的第一反应会是,一些大学生不懂事,拿学习当儿戏,这不仅是欺骗学校、欺骗老师,更是欺骗父母、欺骗自己,性质恶劣,影响也恶劣。也就是说,板子大多都会先打在学生身上。可过于针对学生,只会陷入“不理智”漩涡,那样无助于事情的解决。
学生确实有错,但要想化解“有偿替课”成风的尴尬,还需考虑多重因素,多做换位思考。既要审视学生主观上的“思维异化”,又要顾及到让替课得以生存的现实土壤,切忌带着戾气去看待“有偿替课”成风的现象,取而代之的是应是更准确的判断和方法探索。
其实,一个高校,无论学风有多好,制度有多严明,总会有学生厌恶学习,不想上课,因为“滴水不漏”只是理想的状态,而不是现实。一般来说,这类学生是极少数的,在正常状态下不会“成风”。我们承认,“有偿替课”成风,学生的错误无法忽视。但是现在,逃课的坏学生却能实现从极少数到多数的转变,也就是说,有很多原本不逃课的学生开始逃课,“变坏”,并呈增长之势。这样的转变在让人感到惊讶的同时也应该有所思虑。此时,如果过于苛责学生的自身错误,显然是打错了靶子,摸不清方向。而更应该把目光放在学生身处的高校环境中,这才是正确靶子所在。
高校里,越来越多学生的“思维异化”,而这一异化却是基于学生的主观判断和认知而产生的。那如果正常的学生能做出“逃课”和“替课”的判断,并对其有坚定的认知,那就说明其有全面并足够能说服自己的理由。而这些理由,必然是大学教育的“隐伤”,也是“有偿替课”生存的现实土壤,并能助其成长,风行。
具体而言,首先是大学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强烈,老师不太可能像高中老师那样熟知每一个学生,而“学生的名字叫不上来几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原因何在?老师们大多上课来,下课就走,基本与学生无过多的交流,这本质上是把教学当“任务”而不是当“教育”来做。
老师把上课当任务,就容易没热情,上课就难免有些乏味,内容枯燥没有实质知识,课堂就会没有吸引力,那学生又何谈兴趣?这种课程实际的价值和在学生心中的价值都会大大地缩水,学生就容易形成“这种课上不上无所谓”的潜意识,而实际中,与出去实习、实践或者参与活动相比,这种课程的底气也确实不足,替课自然就会出现,风行也是自然。
学生的“思维异化”变得坦然,根源就在于高校提供的现实土壤过于温暖,舒适。这背后就折射出高校一些公共课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的棘手问题。这些问题让学生对课堂的想象与现实的差距拉大,让课堂离我们的学生越来越远。与其说,学生替课是不情愿之举,不如说是高校畸形的课堂状态把学生赶走了,这背后更多的是无奈。
现在,面对替课现象,很多高校都在千方百计地严格考勤,但我们都知道,考勤再严格,也只是留得住学生的人,留不住学生的心。还得把心思多放在高校现实环境的转变上,让现实的土壤与学生的正常知识需求进行良好的配合,学生能在课堂上得到合理满足,课堂又能回归本真,替课歪风才能得到遏制。
责任编辑:王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