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即将到来,针对此前出现的种种研学乱象,教育部等11部门日前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指出研学的教育性和公益性原则,强调要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以及“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
意见如此明确,应该会让广大家长,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学生和家长们出了一口气。回顾过去几年,游学和研学成为许多中小学生,尤其是广大城市中小学生假期中的“必修课”,去国内外各地开展以学习为目标的旅行也成为孩子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
但遗憾的是,由于研学在我国刚刚起步,研学市场尚不规范,出现了研学机构质量良莠不齐、研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研学费用过高的现象,甚至个别地区还出现了“只旅不学”、学校与校外研学机构联合,形成一条收费不菲的产业链等现象,令家长们叫苦不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其根本目的是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有所得,更好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从而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的是育人,不能异化为学生之间互相攀比的谈资,不能异化为重旅游、轻教学的玩闹,更不能异化为收费高昂的产业经营。
不久后,研学的评价结果将被逐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规范研学行为,让研学服务更趋理性,尤为重要。
责任编辑:王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