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美好停留在1980年代
已经许久没去过新华书店了。现在许多城市里的新华书店不好找,被湮没在商业地产中。到了一个城市,更愿意去当地有名的小众书店去看看。就算路过新华书店,也不会进去。
但对于新华书店的感情,却是一直深埋在心的。不进去,是不想看到现在被各种教辅、商业书籍充斥的书店,破坏了以往的那种美好印象。我心目中美好的新华书店,永远停留在了1980年代。
刚好是1980年的时候,我从农村进入县城上初一。第一次到县城的乡下孩子,被城里的高层建筑(其实也就是四五层高)震撼了,而在县城最繁华处的新华书店,仿佛又多了别样的光辉。站在马路边仰视“新华书店”这4个金光熠熠的大字,顿觉“高大上”。
那时候的书价很低,但对于一个从来没有零花钱的孩子来说,每本书的价格都高昂到令人望而生畏。书店里的书,有的是摆在书架上的,可以取下来翻阅,有的则是摆在玻璃柜子里,需要找店员用钥匙打开才能拿到手里看。但无论是书架上的还是玻璃柜子里的书,在开始的一两年时间里,我都从来没有伸手去触碰过,那种感觉,后来在初恋的时候有,面对喜欢的女孩,只敢欣赏,不敢触碰。
那时候的新华书店,各类文学书是绝对的主角。在文学书中,各种经典名著又是读者最欢迎的。第一次进新华书店,就被一整套“四大名著”迷住了,它们有着精致的包装,被锁在文学书架最显眼角落的柜子里,每次在书店流连的时候,都会站在它们的面前,想象有一天自己拥有时的心情。
这样的时候多了,人就会有些魔怔,就会想方设法得到它。那会儿我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健健,一个叫小军,在假期的时候,我们会想办法赚一些钱,比如去拣可回收的垃圾、煤堆里的焦铁、路边的废铁丝之类的,攒在一起多了卖掉,会有几块钱的收入。健健爱吃冰棍,分到的钱就去买冰棍了;小军爱吃烧烤,分到的钱就去烤羊肉串了;我把属于自己的那份,老老实实地攒下来,想去买书。
健健和小军知道了我的愿望,初二那年的夏天,我们流窜在县城的大街小巷,甚至把高层建筑的楼顶都清扫了一遍。经过整整一个暑假,3个人的钱凑在一起,终于够买那套“四大名著”了。我清晰地记得,把那套书捧在手里走出书店时的情形,觉得光线都额外亮了几分。我的两个朋友也很开心,他们说了很多话,可惜现在都忘了他们曾说过什么。
上初三的时候,新华书店里多了一个专柜,里面摆放着县城一位诗人和一位散文作家出版的新书。专柜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了这两本书作者的名字,大概是“本县作家最新作品,欢迎选购”之类的内容。那时候我已经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对这两位作家的大名自然久仰,于是非常渴望能拥有这两本书,如果有他们的签名就更好了。
后来不知道是从哪里搞到的钱,很有可能是对家长撒谎说买什么学习用品,把那一本散文集和一本诗集买了下来,觉得他们写得真好,也觉得这两本书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后来这两位作家,都成了我非常好的朋友,时常对他们说起当年我对他们出版著作的仰慕,他们说,你也可以把自己的书放到那里呀。这也成为我写作的一个动力。
10多年来,每年都回老家县城,但一直没去过新华书店。有朋友说在书店发现了我的书,拍了照片发给我,还是很开心的。
图书馆、新华书店,是许多人的文学启蒙之地。对我而言,尤其如此。现在据说一些县城的新华书店倒闭了,这真是个遗憾。一个小城,如果没有一家书店在那里,总会让人怅然若失。而即便有了书店,如果没有一些固定的爱书的人,经常去体会书所带来的喜悦与欢欣,也不正常。
曾经关闭的县城电影院,又一家家开了起来,热闹了起来。但愿那些门前冷清的新华书店,也能像电影院一样,能够拥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的人气。有书店的小县城,多少会给人一些底气。(韩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