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宋雪源和村主任杨社民在村部建设工地上。
村部有了,文化广场有了,西渠头人的心也热了。
西渠村无村部,党员活动无场所。针对这一情况,第一书记宋雪源积极联系组织部门,通过各种渠道筹措40万元资金,建设完成了190平方米的村部和2800平方米群众休闲文化娱乐广场;并投入4万多元,为全村安装了路灯160盏,实现村内主巷道照明实现全覆盖;此后又筹措资金10万元,完成了368米村内主巷道沥青路的铺设。在县财政局领导、镇领导以及村两委的支持下,先后投入资金10余万元,硬化巷道800米,铺设沥青路368米。西渠头学校年久失修,已成危漏校舍,为此,宋雪源通过邀请局领导实地考察后得到了县财政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借用暑假期间,投入30万元的争取资金对危漏校舍紧张施工,如今,焕然一新的学校成为村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与新建的村部相映成辉。除此,他还向县财政局积极争取资金10余万元,对西渠村北部旱垣区耕地灌溉设施进行完善,修建了地埋管道灌溉设施,解决了群众靠天吃饭的困难局面,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原有的灌溉设施是很早以前村上自行修建的,这次管网改造和水站建设,基本上能够满足全村土地的灌溉需求”村主任杨社民对记者说。
正在建设中的文化墙,宋雪源与建筑工人在一起。
宋雪源在村务会议上。
坐而论不如起而行,为增强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第一书记宋雪源到任后,将会议作为一种纽带来凝聚干群的力量。通过会议形式,召集两委班子成员以及能人志士,就西渠头村未来发展进行讨论研究。他还通过慰问老党员老干部贫困党员,走访群众,掌握制约该村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困难。通过大量的走访和调查摸底,宋雪源以及两委班子意识到带好一个班子,才会让党支部在乡村工作中发挥引领放心和凝聚人心的力量所在。在县委县政府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中,西渠头村以美丽乡村为切入点,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
农村要发展,群众增收致富是关键,为此,第一书记在做好上级党组织和镇党委、政府布置的中心工作的同时,坚持多措并举,努力增加群众收入。针对今年瓜果出现滞销的问题,第一书记发挥他信息畅通等自身优势,积极联系客商,千方百计帮助果农进行销售;此外还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发展劳务输出,全村今年劳务输出百余人次,将会实现务工收入200余万元。这些都大幅度提高了西渠村群众的经济收入水平。
目前,西渠头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接近尾声,面对未来工作,我将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建立村干部后备队伍。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三是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责任编辑:喻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