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新型城镇化“345战略”实践调查
在区内酒店就业的当地群众。
空港花园小镇已开业的商户门前人头攒动。
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讯(记者 王军 王琦) 时隔37年,中央重新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其深意不言而喻。此次会议指出,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近日,记者带着问题走进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空港花园小镇,去感受和见证了一个新型城镇化的全新建设样本。
“我们的新家就是花园,住在这儿生活就像花儿一样美好!”谈及回迁入住空港花园小镇一年来的感受,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周陵街办小寨村村民李保田显得格外自豪。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最大化保障群众利益,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已成为空港新城改革创新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坐标。
作为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重要板块,空港新城在开发建设之初就确立了城乡一体化发展“345”战略,以三大居住型小镇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四大标配”、践行“五金保障”,让当地群众共享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果。
优美小镇实现群众安居梦
空港花园小镇位于空港新城的“白菜心”位置,是新城发展临空产业的核心区域。小镇紧临区内“三横两纵”主干路网的自贸大道,小区内道路宽阔、楼间距宽敞、楼体美观洋气、户型南北通透,这里花草缠绕、绿树成荫,堪比城里的花园洋房。
“娃上学不用跑远路,幼儿园、小学都在小区内。有个头疼脑热的,社区医院两步路就到了。平时没事在小区的中央广场上打打球、运动运动挺好的。”小寨村53岁的李民生乐呵呵地说。如今的空港花园小镇,人人满脸笑容,要说感受,幸福就写在脸上。
63岁的李保田高兴地补充道,还有空港新城施行的“五金保障”,更是让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以自家为例,征迁补偿能够拿现金,闲置的房屋每年还能收租金,预留的商业用房每年可以分股金,他和老伴每人每年可以领保障金,儿女通过就业培训后进入区内企业可以挣薪金。“我现在一觉睡到天亮,啥都不愁了”,他满意地说。
上了楼不等于实现了城镇化,在实现群众“安居梦”的同时,空港新城不断探索如何切实保障群众未来生活,“五金保障”就是空港新城实现就地城镇化、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的有力措施。
据了解,按照空港新城政策,群众在拆迁时可获得房屋补偿款、补助款和奖励款,空港新城在科学补偿、公正发放的基础上,为群众做足服务,联合公安、银行开展“防诈骗”宣传,委托银行开展理财培训,积极帮助群众联系出租闲置房屋渠道。补偿商业面积由村集体成立股份制公司统一经营,通过公司化经营运作,增加村民的红利收入。目前,空港新城已开展农民免费就业培训46期,1922人顺利毕业,举办了7次就业推介会,带动当地群众近2000人在圆通、韵达、新。地、空港大酒店、机场餐饮地勤等企业就业。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联系海外劳务派遣中介,从各方面解决辖区群众就业问题。统一打包支付失地农民养老金,与原有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合并使用,提高了失地群众的养老标准。
“让群众满意,就是我们工作的标准”空港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贺键说。
目前空港花园小镇已竣工交付,1577余人迁入新居。正在建设的还有空港幸福小镇和空港阳光小镇两大社区,都配备设施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优美小镇“四大标配”,即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医疗中心、中小学教育设施、公共绿地,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