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部教育网讯 (中国教育报 记者 刘盾 通讯员 黄毅)“引力波探测是了解宇宙的新窗口与通道,可以了解宇宙过去、现在发生什么。中国应该在引力波探测上有一席之地。”在中山大学今天召开的推进实施“天琴计划”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该校发起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已于去年7月正式启动。
“天琴计划”将通过3颗轨道高度约10万公里、以地球为中心运行的卫星对引力波进行探测。“三颗卫星内部都包含一个或两个极其小心悬浮起来的‘检验质量’,高精度的激光干涉测距技术,将被用来记录由引力波引起的、不同卫星上‘检验质量’之间的细微距离变化,从而获得有关引力波的信息。”罗俊说。
“天琴计划”预期执行期为2016年至2035年,分四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为2016年至2020年,将完成月球/深空卫星激光测距、空间等效原理检验实验,以及下一代重力卫星实验所需关键技术研发;2021年至2025年为第二阶段,该阶段将完成空间等效原理检验实验和下一代重力卫星实验工程样机,并成功发射下一代重力卫星和空间等效原理实验卫星;2026年至2030年实施的第三阶段将完成空间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卫星载荷工程样机;最后的第四阶段将进行卫星系统整机联调测试、系统组装,发射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
罗俊介绍,相比于日前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天琴计划”增加了光学天文望远镜作为辅助手段,对引力波源的存在进行确认。此外,两者探测重点也不同,“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是在地面探测高频段引力波,而“天琴计划”则是将在空间中进行测量,探测低频段引力波。低频段的引力波包含的信息更多元更丰富,可能探测到大质量甚至超大质量的黑洞。
“我们为‘天琴计划’已做了20多年的技术储备。”罗俊表示,在技术方面,对引力常数的测量、引力定律检验的研究,我国都处于世界前沿。在空间方面,“天琴计划”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建研究中心,其综合设施的第一期工程包括3万平方米的天琴综合研究大楼、1万平方米的山洞超静实验室等。
责任编辑: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