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校园风采 >

在大学里训练“和自己好好玩”

日期:2016-03-23 08:34:04        来源: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浏览量:

  英国一份研究报告中也把年轻人称为“iPod一代”:insecure(不安全的)、pressured(压抑的)、over-taxed(税负过重的)、debt-ridden(债务缠身的)。该报告作者之一尼克·博赞基特教授说:“我们总是习惯假设一代更比一代强。但是,如今的年轻人要承担更多的义务,他们增加收入和创造财富的难度也更大了。”

  时代变了,学生在质疑:成绩不好又怎样?

  汪冰说:“一方面,个人发展道路越来越多元,成绩好坏不再成为决定因素;另一方面,比如房价暴涨这类现实给年轻人一个特别大的打击,再努力也没用——我和有为青年的差距其实不大,反正都是买不起。”

  汪冰说,他在地铁里看到过一个广告语:我想要,我现在就要;我不能错过任何一分钟的精彩;这个世界是一场赛跑。“这种弥漫在整个社会的急迫心态,让大学生在上课时会产生逆反心理——学了又没用,我还学它干什么?”

  “人永远活在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平衡中。如果长期目标没有那么清晰,短期目标的诱惑就更大了。若将自由和快乐视为人生目的,那眼下的放任似乎就是达成目标了。”汪冰说,“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不为未来做任何积蓄和储备,快乐不可能持续。”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抱怨上

  大学校园已是95后的天下。他们生长在物质丰富的年代,从来不需要为生活担心。与把“有房有车”当做成功标准的80后不同,现在的大学生需要面对的问题是:有房有车又怎样?

  前不久,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显示,职业女性的女儿更容易选择做家庭主妇。因为职业女性工作辛苦,孩子看在眼里,就会觉得这样的生活是没有必要的。汪冰说:“只有在物质给人足够的安全感之后,才会进入‘下流社会’。”

  宫学萍说:“我们不能用高中生的评价体系去评价大学生,把所谓‘好好学习’视为唯一有意义的事。我会正向地评价‘玩’这个概念。大学生玩辩论、玩戏剧,从功利的角度,这些对就业、升职、加薪确实没有帮助,但只要认真地玩,不是混吃等死,就是有意义的。”

  大学里有两种人:一种是自己折腾自己,一定要做有用的事情,否则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另一种是提前放弃自己,一旦有了自由,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宫学萍说,这两种人都是不知道怎么和自己相处。很多人受不了自由,因为自由意味着要对自己负责,自由是需要驾驭的。“大学正是训练‘跟自己好好玩’的能力的阶段”。

  宫学萍念大学时,同学们都“玩”得很凶,跑去学第二外语,旁听其他系的课,甚至还有人跑去学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字。她有次路过另一所学校,看到校园公告栏里只有四六级课、考研班、公务员考试培训、兼职广告,顿感这样荒芜的大学才是最恐怖的。

  如果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怎么办?汪冰的建议是,以最少的精力、最短的时间,把不喜欢的事情做到及格线以上,这也是一种能力。因为未来生活中需要面对的,不可能都是你喜欢的。“把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做喜欢的事情,而不是浪费在抱怨上”。
 

责任编辑:王思露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