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校园风采 >

俄罗斯院士缘何“扎堆”武纺大

日期:2016-10-10 12:16:07        来源:中国教育报    浏览量:

\
维克多院士在纺织企业调研 彭阳兹航 摄(资料图片)

 
    9月29日,北京中南海。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库茨米切夫·维克多从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手中接过2016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奖章。维克多此时的身份是武汉纺织大学教授,他也是湖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外国专家。

    武汉与俄罗斯相隔千山万水,也缺少俄语的语言环境。然而在武汉纺织大学,重启行业校名6年来却引进了10多位俄罗斯专家,其中6位俄罗斯科学院、自然科学院院士。

    与此相呼应的是,该校湖北“百人计划”专家由0增加到11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由0增加到3人,学校人才工作一跃成为湖北省属高校的“排头兵”。

    为什么这样一所资源、环境、资金、配套等各方面完全不占优势的地方高校,却在高端人才引进中上演了“弯道超车”?

    “邮件引才”

    入秋的武汉纺织大学,依旧闷热。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亚历山大·古丽耶夫丝毫没在意天气,起个大早来到实验室,开始一天的工作。2013年被武汉纺织大学全职引进的这位俄罗斯国家科学博士审核委员会委员、阿尔泰国立工程大学教授,在2015年成功入选我国第五批“外专千人计划”,获得500万国家经费资助。

    可是没人知道,这样一位材料表面科学世界顶尖科学家,却是该校从电子邮件中“海选”得来。

    2010年,刚完成更名的武汉纺织大学在人才工作上短板突显:湖北省“百人计划”、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纷纷挂零,两院院士、欧美专家更如天空之月,可望而不可及。在湖北省属高校里,学校的人才工作排在了老末。

    面对“僧多肉少”的高端人才市场,地方高校要想从985、211学校口中分一杯羹,就绝对不能“守株待兔”,也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而是要提早谋划、主动出击。

    必须找到新的人才增长点。通过对办学特色、学科方向和专业结构分析,武纺大制定了“人才强校”的重大战略——向俄罗斯、乌克兰等传统纺织强国“要人才”。

    虽有了方向,可随之面临着没有关系引荐、无人牵线搭桥的尴尬。“笨鸟先飞、勤能补拙”,2011年,该校人事处组织人员在俄罗斯各大研究机构网站上找齐了机械类40余名院士的邮箱地址,挨个给院士发邮件,邀请他们来武汉纺大交流、讲学。该校时任人事处长马俊半开玩笑地称之为“邮件引才”。

    经过不懈努力,依靠着简单、频繁的邮件联系,陆续有7人前来交流,最终机械学院全职引进了3位院士,其中就包括古丽耶夫教授。

    职能部门“海选”的同时,学校领导班子也没闲着。校长韦一良率团前往俄罗斯伊万诺沃国立理工大学、伊万诺沃国立化工大学、莫尔多瓦国立大学以及乌克兰第聂伯国立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重点就是推动校际间学者的互换交流。

    2013年,一次偶然机会,学校得知乌克兰著名画家娜达利娅·玛依耶芙娜在甘肃省张掖市创作写生。艺术专业一直是武纺大的传统优势学科,求贤若渴,副校长黄运平便连夜带人乘飞机转火车赶去拜访。回来后,学校成立了工作专班,花了3个月时间,重点解决她孩子外国籍转学的问题,从高中跑到区市教育局,一直到省教育厅。时任武汉纺大党委书记(现任湖北大学党委书记)尚钢也加入专班,亲自协调,最终促使娜达利娅全职引进。

    “第一次见面时用俄语交流很亲切,这一点就打动了我。”已是该校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娜达利娅坦言。

    娜达利娅并不知道,与她俄语交流的老师,是武纺大为跨国引智而专门招聘的。“我们清楚自身的不足,因此更明白应以细节来补齐短板。”副校长黄运平说,学校对每一个有意向引进的专家都作了针对性方案,具体到小之又小的细节。十分耕耘只要有一分收获,学校就很满足。

    做到“三好”

    好不容易引来的人才如何留住,如何使其更快更好地发挥作用,是制约地方高校人才工作的又一因素。专家学者留不住、用不好,就会反作用于引才工作,久而久之还会恶性循环。

    解决这一难题,武汉纺织大学从工作实践里总结出“三好”,即“服务工作细化好、工作平台搭建好、团队配套融合好”。

    服务工作是基础。服务工作大多是吃喝拉撒、柴米油盐等生活中的小事,可要把这种小事长年累月做好,把10多位专家都服务好,绝非易事。

    刚刚获中国政府友谊奖的维克多,是服装科学与工程领域专家,2012年入选中国“外专千人计划”。他曾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并被授予“中国—俄罗斯:友谊地久天长特别金奖”。

    刚来纺大时,他就不小心扭伤了脚跟腱。老师、学生们几乎包办了维克多所有的日常生活事物,陪他散步、运动。每每回忆起这些,维克多充满了感激。

    “我们什么都干过,搬家、买东西、水管漏水、修空调、带专家看病、甚至是抓飞进房间的蝙蝠……”该校人事处工作人员莫德辉说,由于俄语在国内普及率较低,这些专家在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将电话打到学校人事处。

    就这样,该校人事处的工作职责里便加上了一条:“对外国专家的困难,不管大事小事,都要第一时间解决。”时任人事处长马俊也在校内被亲切称为“管家公”。

    平台搭建是核心,有了平台才有专家施展才华的舞台。武汉纺织大学机械学院是俄罗斯院士最集中的地方,学院分党委书记梅顺齐告诉记者,学院不仅将他们加入到已有的重点实验室里,还根据院士研究方向和学院学科特点新成立了“高端纺织装备设计制造关键理论技术研究中心”。

    此外,学院在省内外4家纺织机械企业建立了院士工作站,签订研发合同,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点,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其中,宜昌经纬纺织有限公司生产的轮胎帘子线加、高档地毯加工设备,在国际纺织展上获奖,远销欧美。

    团队配套是保障。记者走访了该校拥有院士的机械、环境、化工等学院,每个学院都为其建立了5—6人的工作团队,有相关领域的青年教师、有科研秘书,条件好的学院还配备了一名俄语老师。保障院士工作的同时,更拓宽了团队成员的国际视野和科研水平。

    “以才引才”

    每一个院士都是一座资源富矿。武汉纺织大学决定依靠现有外国专家牵线搭桥,吸引更多学者,进而开辟校际间的战略合作。

    经过“外专千人计划”专家古丽耶夫的协调,在机械制造的基础理论领域造诣很深的俄罗斯院士布里亚尔被武纺大全职引进,成为该校又一名湖北省“百人计划”专家。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纺织工业和纺织机械,我的研究成果能在这里得到应用,这让我很欣慰。”布里亚尔告诉记者,除了纺织机械外,他的研究成果还可运用于飞机、铁路、汽车制造等工业机械制造领域,中国工业蓬勃发展,相信会有更多的合作空间。

    通过院士间的联系,“以才引才”计划犹如多米诺骨牌般迅速发展,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安德里昂、俄罗斯农业机械科学院院士撒哈巴维奇等20余位专家来到武汉纺织大学交流、讲学。

    与中国大学的合作,也得到了院士所在单位和俄罗斯高校的支持。2015年12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特意给布里亚尔寄来了“突出贡献专家”荣誉证书和徽章,表彰他在两国学术交流和研究领域的贡献。院士所在高校的校长,也纷纷委托他们带来两校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框架。

    武汉纺织大学趁热打铁,先后与10多所俄罗斯高校签署交流协议,开展了学生互访、教师互派、科研平台共享等一系列交流活动,还与莫尔多瓦国立大学达成共建“孔子学院”的意向。

    因为在中俄高校交流中取得的突出成绩,2015年12月,湖北省教育厅将湖北首届中俄高校论坛放在武汉纺织大学举行,40余所两国高校的校长、专家学者出席,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俄高校交流新机遇”展开研讨。

    此时汤逊湖畔,武汉纺织大学新一轮“人才强校”大幕已经徐徐拉开。(中国教育报记者 储召生 通讯员 侯庆)



责任编辑:费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