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地方师范院校的百年传奇
——写在洛阳师范学院建校100周年
百年风雨兼程,百年弦歌不辍。2016年10月16日,洛阳师范学院将迎来百年华诞,这是十数万洛师人翘首以盼、聚首共襄的盛典。
学校创办以来,始终植根河洛大地,文脉传承,底蕴深厚。校名几经更易,校址数度迁徙,至毗邻邵雍故居,定校址于安乐,乘改革开放春风,始得发展扬帆,获“优秀师专”之美誉,厚蓄势勃发之力量。跨越新世纪,抓发展先机,强化内涵,彰显特色,成同类院校之翘楚。升本十年之际,学校重谋发展大计,从洛河南岸迁至伊河之滨,以水为韵,以文为魂,青砖灰瓦,汉魏阙亭,庭院楼榭,典雅厚重,风格独具,塑大学校园建设之典范;学校调高发展目标,坚持特色发展、转型发展,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学科引领、开放办学,扬百年学府腾飞之风帆。
源起河洛 筚路蓝缕
洛阳师范学院前身为1916年8月成立的河南省立河洛师范学校。校址位于千年古都洛阳——河洛文化核心地带,学校创建伊始以周公庙为校址,洛师人与源远流长的河洛文化相融相通,时时浸润,在肩负传播现代文明、培养合格师资的同时,自觉担负起传承弘扬五千年华夏文化的历史使命,成为洛师百年历史中贯穿始终的人文精神。
伴随着战争炮火的洗礼,学校数易其名,地址多次迁徙。1917年,学校改名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7年7月,学校更名为河南省立洛阳中山中学,学校由周公庙迁入东关双龙巷旧迎恩寺内;一年后,学校又恢复原名,自迎恩寺迁入洛阳城内西南隅南营旧址办学。抗日战争时期,学校为避战乱于1938年11月迁往豫西山区卢氏县涧北村,以关帝庙、莫家祠堂为基本教学设施,艰苦办学。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洛阳。不久全面内战爆发,学校先迁开封,继迁江苏吴江盛泽镇,师生倍受颠沛流离之苦。
学校创办之初,多方延聘名师,王镇南、周邦道、涂心园、孙席珍、方国瑜、刘导生等大家名流先后到校任教,可谓群星灿烂、精英荟萃。作为本地区的“高等学府”,学校始终将培养小学师资、服务基础教育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坚守文化传播和民智开发这块圣土。
在“五四”时期民主科学精神的指引下,洛师人积极投身于所学学科和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学校成立各种学科研究会,制定了《学术研究会试办简章》,积极组织学术活动,创办学术刊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通过壁报、研究会刊物、学报等各种途径发表文章,促进了学术研究风气的形成。学生刘僕庵在校期间酷爱音乐,致力于音乐史研究,后出版发行我国首部《音乐辞典》。
学校从创办起,就不断经历着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形成了光荣的革命传统。进步师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立党支部,学校被称为“豫西共产党的大本营”,书写了洛阳学生运动极为光辉的一页,也在豫西山区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李翔梧、张漫萍、韩钧、李雪三、陆柱国……一批批革命青年走出校门,投笔从戎,奔赴革命,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和平发展时期。1950年2月,学校在洛阳老城区东华街1号恢复重建,后迁往洛阳治安南街8号。1958年夏,在大跃进的形势下,洛阳行署在洛阳师范学校基础上挂牌成立洛阳师范学院,但学校最终被河南省定名为“洛阳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4月,学校迁到洛河南岸的安乐窝,成为后来高等专科和本科时期发展、壮大、辉煌的根基。1962年,洛阳师范专科学校与洛阳师范学校合并,恢复“河南省洛阳师范学校”校名。
在这一时期,洛师人始终没有忘记师范学校的责任与担当。为适应解放初期对师资的需求,学校开办了普师班、艺术班、幼师班等,学生规模迅速扩大到20个班。1958年,学校师生集体到新安县参加劳动,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但是洛师人始终没有忘记所肩负的责任,使学校很快回到办学的正确轨道上。1962年学校改为中等师范后,明确了“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的原则,修订完善了教学计划,优化师资队伍,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1966年“文革”开始后,学校被迫停止招生。1972年学校恢复招生,学校克服重重困难,教学秩序逐步恢复。1976年“文革”结束,学校走出政治运动的阴霾,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
沐浴春风 厚积薄发
1978年12月,经国家批准,全国恢复和增设了169所高校,洛阳师范专科学校名列其中。1992年4月学校更名为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专科办学的22年中,洛师人始终高举师范大旗,坚守三尺讲台,牢记授业责任,言教身教并举,经师人师同求。到20世纪末,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特色品牌、教育质量和社会影响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享有崇高声誉。
在整个专科时期,学校明确提出“要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师范专科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发展目标,形成了特有的办学特色,为河南省特别是豫西地区的民智开发和教育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1988年被国家教育部门首批表彰为全国十所优秀师专之一。
师专恢复后,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凸显师范特色与深化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1993年学校开始设置学制为三年的非师范专业,并在全省率先举办五年制实验班。20世纪末,学校对教学计划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创新,实行公选课学分制,形成了以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改革为主体,以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实习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教学改革思路,涌现出了诸如全程教育实习法、“四步相似诱导英语教学法”“以发表为激励手段的写作课教学改革”和“课堂接受理论研究”等一系列改革成果,成效显著。
学校不仅在教学方面创造了丰富经验,同时在科研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外训内培、筑巢引凤的同时,学校注重邀请众多专家学者来校,冯其庸、王瑶、吴中杰、吴小如、王季思、黄伯荣等国内著名教授,叶文玲、蒋子龙、张锦文、李希凡等国内著名作家,以及德国高级教授盖曼东尼、职业画家约翰·海尔曼、香港教育心理学家杨金凤、台湾艺术家尹雪曼等国际和港澳台地区著名专家纷纷到校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数百篇学术论文或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或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数学文摘》《化学文摘》等刊物转载、摘录,或被《SCI》《EI》收录。美术创作十分活跃,丙子岁学校80周年庆典前夕,美术系教师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栏目报道后,引起轰动,河南电视台专题片介绍称之为“洛阳师专现象”,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学校开展了“严格为人师表的训练”,在教师中大力倡导“育人原则、奉献精神、为人师表、求知热情”的师范意识,人人“努力成为学者型的教师”。一批优秀教师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先后有15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2名教师获一等奖,在全国同类院校中获奖人数、获奖等级名列首位。
学校提倡“教学相长”,对将要成为未来教师的学生常行“人”字教育。学校的校训“敬业奉献,为人师表”,涵其德,育其人,成为养成全校师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学校坚持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基础文明教育,开展了“爱国、爱校、爱人、自爱”的“四爱”教育和以红、白、绿三色为标志的“三色教育”活动,使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建立在完善人格的基础上。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高校后勤改革的浪潮在全国兴起,学校后勤率先从食堂改革入手,实行单项承包,继而实行经费大承包,伙食管理、水电管理改革效益显著,学校后勤改革成为全国高校后勤改革的一面旗帜。同时,人事改革也走在了全省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前列。河南省教委两次在学校召开现场会,分别推广后勤改革和人事改革的经验,在省内外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兴必虑衰,安必思危。”洛师人居安思危,身处安乐窝,谋划大发展。1992年学校更名后,根据形势发展和实际需要,及时提出了“三个一”发展目标,“师专”变“师院”的目标成为全校师生的期盼和学校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