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在点滴中赓续传承
日期:2016-11-17 11:14:19 来源: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 浏览量:
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里的行为准则,体现在父辈们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上,反映一个家庭或家族行为处事的风格和特点,是一个家族乃至家庭成员立足社会的根基。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风不仅关乎家庭或家族的兴衰,在一定意义上也关乎党风、政风、民风。中国历史上留下许多关于家风的经典著作,如《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成为后世学子修身立志、务行节俭的名著。名人名家有深厚的家风,平民百姓也有自己的家风,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家风不一定写出来或者挂在墙上,但却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影响祖辈,德被后世。
我的老家在关中北部一个小山村,一条小河从门前流过,滋养了世代务农的祖辈。听祖父说过,当年曾祖父的父亲担着担子逃难至此,觉得土地肥沃,地广人稀便落了脚,具体年月已经记不清了。近百年来,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厚道实诚的待人之道,赢得了方圆几十里乡亲们的尊重,家族也日益兴旺发达。祖辈几代人虽然没有将家风白纸黑字写下来,但却就像晋商坚持“诚信至上”的原则一样,潜移默化,慢慢传承下去,渐渐浓缩,最后在每个人的心中形成了这种精神的精华所在,并从中获益。
从我记事起,不管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祖父都起得非常早,在窑洞门口的小炉子上,熬一壶茶,烤一个馒头,吃完就早早下地干活了。村上那家庄稼荒芜了,或者不孝敬老人,祖父都要去说两句,这种习惯一直坚持到他老人家去世的那一天,无论父亲们怎么劝,他还是不听。他常感叹,从苦日子到好日子容易,过惯了好日子再过苦日子就难了,所以只有苦干才能美吃,人不能懒,坐下了,就饿着了。这类祖父常挂在嘴边的话在我们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现在还能记起,祖父曾讲过,有一年,他去甘肃一个集镇上贩卖牲口,为了赶时间,集散后他赶着收购的几只牛羊走山路,赶到家时,才发现多了一头小牛犊,祖父顿时明白,山里人的牲口基本上都是散养的,肯定是经过那个山村时,谁家小牛犊跟了过来,丢了牲口,相当于要了山里人的命,祖父顾不上吃饭,急匆匆赶上小牛犊,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将小牛犊送还给了主人,小牛犊的主人千恩万谢,非要留祖父吃饭,被祖父拒绝了,回到家时已经半夜。我好奇地问:“反正没有人知道,又不是偷来了的,那么着急归还干什么?”祖父爱抚着我的小脑袋,说:“娃,记住,不是自己的东西千万不能拿,否则一辈子也不能心安。”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70年代末,包产到户时,大家都抢着要肥沃能灌溉的土地,父亲却主动要了大家都不愿要的一块地,我们都觉得父亲傻。可父亲却对我们说:“吃亏是福,都想着占便宜,不好的土地谁要?”祖父蹲在门槛上磕了磕烟杆道:“土地是不会骗人,只要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果然经过父亲的辛勤耕作,后来还栽上了苹果树,我们家也成了村上最早的果业种植户,也是村里最早盖起小洋楼的人家。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只是千万个家庭中的一个,家风家训并不一定能用文字的方式流传下来的,但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家风,从祖父、父辈们的言传身教举手投足的点滴中代代传承赓续,为我们树立起了永远的标杆,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陕西省长武县洪家镇初级中学 韩妮
责任编辑: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