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区“落子布局”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日期:2016-07-14 14:48:12        来源:咸阳市教育局    浏览量:


       近年来,咸阳市渭城区面对农村学校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城乡教育水平差异较大的现实,担负着20余所城区学校以及8个农村学区的管理责任,教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该区在多方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创新机制,落子布局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形成新格局。
       ——科学规划,创新机制,深入开展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面对严峻的现实,渭城区教育人首先着眼大局,配合“西咸新区”的秦汉、空港两大新城,积极做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由该区教育局牵头组织人力,协同区住建局、区秦汉、空港新城服务中心,通过扎实的实地考察,完成2014年城乡发展一体化调研课题《关于教育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规划布局资源整合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渭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布局(2014—2020年)建议方案》,该方案对渭城区城乡学校建设画出了蓝图,做出了整体规划布局,经咸阳市政府研究通过后已基本确定下来。对于辖区学校,坚持遵循“优化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原则,该撤销的撤销,该合并的合并,既促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同时也是对渭成教育资源的不断优化整合的过程。
       ——服务大局,优化资源,弥补短板发展职业教育。渭城区是一个典型的城郊型县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不足之处是多年来全区职业教育比较薄弱,劳动力转化不到位,影响到全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布局调整,就是要补这样的“短板”。进过多方调研论证,在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该区教育局规划在原渭城镇石桥中学校址上,建设高标准的渭城区职教中心。新职教中心在原有的21亩地的基础上,再征收113.56亩地,规划建筑面积约38102平方米,投资约2亿元。目前,渭城区政府已经研究通过了职教中心建设方案,已经完成了设计单位招投标工作,正在进行平面设计和立项工作。
       ——因地制宜,聚合资源,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除了面向广大农村投资建设,该区教育局还在城乡结合部精心布局设校,在新建的厚德苑住宅小区北边,提前布局了一所高标准的九年制学校——文林学校,建设有教学楼、综合楼、办公楼、学生宿舍、食堂及风雨操场等5个单体,总建筑面积29902平方米,整体投资约1.5亿元。目前文林学校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安装装修、设施设备采购、室外工程正在分头进行,确保今年9月份投入使用。
       在抓好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区域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同时,区教育局还瞅准咸阳市区纺织企业外迁,空余大量建设空间、有预留教育用地的机会,又谋划了一件大事——在原陕棉八厂生产区规划了新渭城中学。新渭城中学占地面积约95.778亩,规划建筑面积约66000平方米,规划教学班72个,招收学生3600名。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楼、行政办公楼、综合楼、学术报告厅、图书馆、学生及教师公寓、餐厅、风雨操场、运动场及地下车库等,总预算资金约4.4亿元。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当前正在进行渭城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立项工作。
       ——规范建设,强化管理,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效果明显。近年来,该区先后完成了渭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塔尔坡学校学生公寓、新庄小学教学楼、马家堡小学综合楼、华秦学校操场、渭城办联合小学操场改造、龚家湾小学操场改造、金旭学校操场改造、正阳办马家堡小学操场改造,晋公庙中学维修改造项目等10个建设项目,还有渭城办中心幼儿园、韩家湾幼儿园、窑店办中心幼儿园等3个农村学前教育项目正在建设。
       目前,全区农村学校不但彻底消除了危漏雨校舍、师生全部用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教室,8个农村学区的初中及中心校,全部安装了空调,解决了冬季取暖夏季纳凉的问题,师生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随着2016年末双高双普验收的临近,农村教育硬件设施布局到位的同时,多年来农村学校常见的土操场将会永远成为历史。
       下一步,该区将感召于习总书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伟大理想,紧紧围绕城乡一体化这一目标,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不断推进城乡学校基础建设,为建设现代化田园新区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