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推行“师生交流时间”制度
新西部教育网讯 (中国教育报 记者 柴葳) “刚开始并不觉得这个制度有多靠谱,老师们那么忙,博士生、硕士生都带不过来,谁下课时间还理你一个本科生!后来才发现,老师们真的理我,包括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两次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平新乔老师,只要跟他约,一定会答应。”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13级本科生周彭口中的“约”,是北京大学为增进师生交流推出的完善师生交流时间制度。
北大教务长办公会近日审议通过的《北京大学关于完善师生交流时间(office hour)安排的意见》规定,教师每周需安排时间和地点与学生针对学业等问题进行交流。该意见将“师生交流时间”阐释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交流的内容则是开放的,材料解读、内容深化等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学习计划、社会实践、校园活动等学生关心的问题,无所不包。
曾几何时,课上慷慨激昂,课后转头就走,一头扎进科研,学生难觅踪影,成为大学校园师生关系广受诟病的通病。
2014年,北大曾针对毕业一年的毕业生开展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网络问卷调查,以2013届本科毕业生为样本发放问卷2244份。虽然受联络等因素制约,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仅有30.3%,但这680份有效回收问卷,却给学校本科教学主管部门重新审视本科教学提供了一种视野。
调查中,在共涉及14个方面的教学与学习机会评价方面,虽然总体评价满意度较高,但毕业生最不满意的一个方面是“师生间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我们试图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教学和科研的矛盾状态,真正培养引领未来的人。”北大教务部长董志勇毫不讳言,与国内外很多高校一样,轻教学重科研的问题,北大同样需要面对。“有个说法很现实,教学为他人,科研为自己。对于老师来讲,教学是良心活儿,我们就要提供平台和措施,帮助老师找到积极投入教学的‘原动力’”。
其实,师生交流时间制度推行之初,教务部预计要走先部分学院试点然后再全校推开的路子,毕竟需要占用教师不少业余时间。没承想,全校主管教学的各个学院院长和教师代表们回应很积极,“作为北大教师,一周拿出一些时间和学生面对面,是天经地义的事”。改革一开始就做成了近3000名专任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学生见面的方式也在各个院系的探索中逐渐丰富起来,有教师通过网页宣布固定地点和时间的公示制、几个老师固定时间地点集体和学生见面制、通过电话网络预约制等多种形式。
“师生交流时间制度的创新性,就在于彻底打破了‘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这种僵化、线性师生关系的局限性,让师生间多元化、多层次的交流成为可能。”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沉简在深度参与师生交流时间制度的过程中,看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变化,也看到了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的一种方向。
如今,周彭已经养成每月至少参与一次师生交流的习惯,有时候有感兴趣的科研点,被同学们尊称为“平爷爷”的平新乔也会给他提思路、推荐文章,甚至一字一字地帮他改数学公式,有时不经意间还会聊聊人生规划,“感觉相当温暖”。
责任编辑:孙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