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起来的当地百姓在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同时,对下一代的教育投入也越来越多。
“条件一般的,把孩子往镇里、县里送,条件稍微好一点的都把孩子送延安、送西安了。”一位当地官员说,教育开支占了洛川百姓支出的很大一部分。
为了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2011年起,洛川县以学前教育为抓手,新建18所公办幼儿园,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同时,参照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招聘300名应往届大学毕业生加入幼教队伍,使全县学前教育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学前教育是启蒙教育,对人的一生有重要意义。对一个县来说,经济社会要持续发展,首先也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办好学前教育,是地方党委、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洛川县委书记彭安季说。
累计投入2亿多公办幼儿园实现乡镇社区全覆盖
“2010年以前,洛川县只有县城两个公办幼儿园,且只能容纳1500多名学生,而全县共有适龄儿童1万多名,‘入学难’现象十分严重,就算找到县上领导打招呼,都不一定能进得去。”近日,洛川县教育局局长吉录怀对记者说。
洛川县幼儿园园长李华锋的回忆印证了吉录怀的说法,“那会儿想上我们学校的孩子实在太多了,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只好通过半夜往门外扔纸条的方式决定,谁捡到纸条谁就来上,每年至少都有500多个娃娃被拒之门外。”
公办幼儿园的能力不足,导致大量适龄儿童被迫进入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民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普遍存在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而且有些民办幼儿园办学条件差到连不出事都保证不了。”吉录怀说。
即便是让孩子挤进了县城公办幼儿园的大门,学生家长特别是农村家庭,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因为孩子小,必须有个家长在县城租房陪读照顾生活,增加了各种花销不说,对于农忙时节大量需要劳动力的果园生产也有很大影响。
2011年,国家教育部启动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洛川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立即行动,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形成了《洛川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按照此《计划》,全县将建成省定幼儿园建设项目11所,县级自筹幼儿园项目13所。
洛川是个典型的“藏富于民”农业县。2011年县本级财政收入还不到1.7亿元。为了解决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资金问题,洛川县委、县政府树立了“钱紧先让教育花、事急先为教育办”的理念,按照“三年工程一年建,一年资金三年还”的建设思路,在用足用好中省政策的基础上,采用“上级争取一点,财政挤出一点,建设单位垫支一点”的办法,多方筹集幼儿园建设资金2.3亿元,保证了幼儿园建设的顺利进行。
据了解,目前洛川已新建成幼儿园18所,另有5所在建,实现了公办幼儿园对全县乡镇、社区的全覆盖。
“我们新建的幼儿园硬件设施完全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所有教学楼抗震等级都在8级以上,每个教室面积均超过110平方米,融洗漱室、休息室、衣帽室、活动室于一体,教室内钢琴、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现代教育设施一应俱全。”吉录怀说,洛川县所有的公办幼儿园都是免费的,孩子们不用花钱就可以享受这里的各种优质资源。
责任编辑: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