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在陕北窑洞的孤独老人

日期:2016-01-21 15:18:27        来源:新西部教育网    浏览量:


\

  1月9日,农历冬月三十。

  “三九天”里的陕北寒风凛冽,黄土高原上的万物回归本色。

  在陕北黄土高原的偏远村落里,年轻人外出,留在村子里的人逐渐减少,老人增多。这些老人或不习惯城市生活自愿留在农村,或不愿给子女添负担被迫留在农村。他们孤单地守候着祖祖辈辈生活了千百年的陕北土窑洞,见证着黄土高原上传统古村落的消亡变迁。

  在位于陕西省延川县城东南方向约三十公里的土岗乡刘家山村,今年77岁的刘耀山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来到村里暖和的墙角处,和村里三、四位老“伙计”坐在一起“晒阳阳”。老人们说,原来刘家山村有300多人,年轻人陆续外出,如今村里剩下约五六十人,其中老人占多数。种不了地,打不了工,和老刘年纪一般大的老人们只能留在村里,聚在一起“晒阳阳”、聊天,消磨一天的时间。

  土岗乡的碾畔村和小程村同属一个行政村,村里原来有600多人,年轻人外出,村里人逐渐减少,如今只剩下约200人,“有些外出打工,有些是娃娃到城里上学,大人跟着陪娃娃去,村里现在留下的基本都是老人。”曾做过该村十多年村长的郝国强说,退耕还林后,地里栽种上了枣树,但近十年来,每到枣成熟时,因天气原因枣子绝收,所以现在村里人的收入来源不再依靠大枣,“老人们现在只能靠每月100元的养老保险。”

  “村子分布比较分散,老人们居住也分散,他们日常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看电视,聚在一起聊天。”调研了近一个星期时间,这是延川县土岗乡中十多个村子给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专业教师柏发最直接的印象。2016年1月份,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组织部分学生、老师开展“版画——再基层”调研活动,其中一个重要主题就是陕北留守老人生存现状调查。

  “老人的子女比较多,大概都有三、四个子女,子女基本都是外出打工。老人们每天消解孤单的方式就是不约而同坐在一起聊天,或者给子女打电话,而子女轮流回来看下他们。”通过走访,调研组对这些村子及村子里留守老人的情况有了更深入了解,“他们生活在这儿,其实他们是有选择的,部分老人的子女接他们去城里生活,老人不习惯,宁愿生活在村子里,也有部分老人的子女在城市打工,没有能力供养老人,这些老人就只能被迫留在村里。”柏发介绍,尽管很多老人因子女外出,长期不在身边,但老人并没有抱怨。

  “村子里很多窑洞长时间没有人居住,有些窑洞已经坍塌,村落也显得破败,村里留下的老人,大多没有劳动能力。再过十年、二十年,现在仍坚持生活在村里的这些老人去世,这些陕北黄土高原的传统村落可能也会随之消失。”西安美术学院讲师王少科说。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曾说,自2000年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多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到100个,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也许再过数十年,陕北黄土高原上像刘家山村、碾畔村一样偏远的村落会随着村里老人的离去而慢慢消失。

  进入腊月,再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家人团聚是每个中国人共同的心愿。对于留守在陕北黄土高原偏远村落的老人们来说,过年全家人能否团聚是一个未知,但他们知道不能苛求子女一定要回家过年,唯一心愿就是子女们能过得好。(图/文杜旭涛 张龙)

  责任编辑:曹静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