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柳树湾村:党建带产业 产业惠民生

日期:2016-02-16 11:39:11        来源: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    浏览量:


\
 
 村民帮助劳力少的农户收玉米

  寒冬时节,走进靖边县海则滩镇柳树湾村,山坡上,柏树成林,郁郁葱葱;农家院里,金灿灿的玉米堆满仓。蓝天、白云、鲜红的党旗将村子映衬得格外美丽,一派新农村的景象映入眼帘。

  柳树湾村曾是一个人均年收入只有4000多元的落后村,村民以种植和销售玉米为主,产业结构特别单一。近几年,在村“两委”班子的带动下,全村开创了“党建带产业、产业惠民生”的“五板块八小组”新型管理模式。全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搞起了规模种植养殖,拓展产业链条,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了16500元。

  村党支部书记韩生飞告诉笔者,七年前,刚上任当村主任时,村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都不完善,因为刚上任,对村里的情况也不了解,所以他虚心找到了村里的老党员和老支书给他支招。有了思路和想法后,他和村委干部积极争取项目,解决了村民多年的水电路问题。

  为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调动村里每个村民的致富积极性,形成村看村、户看户,党员带群众的良好局面,村上根据地域和产业发展状况,将全村分成五大板块、13个小组。

  据村主任陈治华介绍:“每个板块都有特色产业,板块内都有党小组负责发展本板块的产业,党小组是由两个党员示范户组成,带动群众发家致富。具体是一板块发展育肥羊,二板块发展生猪,三板块以改良羊子和养牛为主,四板块以推广生姜、温棚小瓜、南瓜等新产品为主,五板块以高标准马铃薯示范田为主。

  13个小组是村里实施三级化网格管理下的党员群众代表,村委将全村村民纳入网格,村“两委”充分发挥13个优秀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13个优秀党员负责带动本网格群众的产业发展。在这种模式下,村里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农村致富能手,村民的思想变了、腰包鼓了,心气儿也更足了。

  刘爱录是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农村致富能手。他是全村第一个马铃薯育种人,他种植的100亩马铃薯原原种,一年可改良全村1000亩马铃薯品种,为本村马铃薯增产增收带来不少效益,他本人也成为村民羡慕的小康户,一年纯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同时,在他的示范带头下,组里的群众去山东考察,回来后村民郑整业等开始发展生姜产业,去年他的一亩生姜产量达到了4000多斤,亩收入达到了万元,生姜产业成为该村又一致富产业。

  在村上干了20多年村支书的高生军,2014年退下来后,觉得应该为村里做点什么,想着怎样才能带动村民致富。经过多方考察,他成立了绿源恒专业合作社,村民以资金合作或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去年开春,把1009亩荒地进行了开发,全部都种上了马铃薯。去年秋天,他的马铃薯产量达到8000多斤,通过合作社和党员干部带头,农民在里面得到一定的分红。这样一来,不仅荒地得到了有效开发和利用,而且农民们种地也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不仅是农业要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村“两委”还积极为村民争取了100多台农机具,鼓励大家进行畜牧规模化养殖。村民张秦伟就在前几天领取到了一台大型号的铡草机,这可让老张欣喜不已。他说:“这个铡草机如果自己买是3000多元,现在只需要出1100元,本来养了200多只羊,换成大号铡草机还能多养100多只,我们的玉米秆和山上的柠条用这个农机具能全部揉成丝高效利用。”

  柳树湾村是海则滩镇人口最多、占地面积最大的行政村,目前,全村耕地面积为18877亩,粮食总产量为665万吨,羊子养殖数量达到了2万多只,生猪饲养量达到了3万多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了3700多万元。2014年7月份,村党支部还被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现在的柳树湾村山清水秀、物阜民丰、干群和谐,村“两委”形成了“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的好政风、好民风。  (文图/本报通讯员 樊悦)

 
 责任编辑:曹静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