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一在校生因无力偿还网络贷款而跳楼自杀的消息引起网友广泛关注。专家表示,当前大学生强烈的消费需求为网络贷款平台提供了商机,学生在被便利性和低门槛吸引的同时,却容易忽视潜在的风险,网贷市场亟待健全规则,加强监管。(《北京青年报》3月20日)
不能任由网贷“野蛮生长”
互联网经济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贷款也不能自说自话、自弹自唱,而要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的网络贷款,在给大学生带来短暂的便利之后,却让他们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沼之中。面对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冲击,一些精神“缺钙”的大学生陷入了“连环贷”的困境之中。这位年轻大学生的遭遇尽管只是极端个案,网络贷款的危害却不容小觑。
在互联网不断嵌入日常生活的当下,网络贷款将大学校园当成了一块巨大的利益蛋糕。围绕着网络贷款,已形成一条较为完整的利益链。
网络贷款不断侵蚀着大学校园,其具体“入侵”路径除了网络推销之外,大致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撒大网”,贴小广告、发传单;二是“赞助式宣传”。通过各类学生活动,获得相应的校园推广机会;三是“代理人推广”。通过校园代理、“眼线”等方式,拓展利益链,让一些大学生成为网络贷款的帮手。不管哪种推销方式,都会强化网络贷款的“好处多多”,却忽略网络贷款的弊端与风险。
笔者所在的华中师范大学,一位大二女生因为想上雅思培训班,家里又暂时难以支付昂贵的培训费,便通过网络平台贷款一万元。事后,这名女生及时觉醒,却为此损失了六千元钱。
网络贷款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经济,当下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野蛮生长”的境地,亟需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管。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旦网络贷款“触手可及”,不可避免会刺激大学生进行超前消费、过度消费。而在享受了网络贷款好处后,大学生不得不为自己的“轻率与糊涂”付出代价。
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除了国家助学贷款和商业助学贷款以外,通常不对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究其原因,在校大学生缺乏独立的经济能力,银行一旦放贷难免会面临着“有去无回”的风险。从风险防范的角度讲,网络信贷不应该对大学生“低门槛”。可是,一些网络信贷机构明知许多大学生缺乏支付能力,却将在校大学生作为重点客户群。这种给大学生刨坑的做法,不能不说是一种商业陷阱。
许多大学生尽管已经在法律意义上成年,但他们并不具备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的能力。将在校大学生当成“摇钱树”,通过五花八门的手段诱导大学生“愿者上钩”,让他们在享受短暂网络借贷的便利后,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这种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利益盘剥的行为,不能成为社会治理的边缘地带,而应加强市场监管,给其戴上“紧箍咒”。
说到底,互联网经济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贷款也不能自说自话、自弹自唱,而是要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不论是健全网络贷款的边界与规则,还是加强网络贷款的市场监管,抑或斩断非法利益链条,只有提升违规成本,增强社会规范的震慑力和约束力,网络贷款这匹脱缰的野马,才会被套上缰绳。(作者:杨朝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培育理性消费观 要顺势而为
正视网络贷款的野蛮生长及其对大学生的无形诱导,采取切实的规范和治理措施显然很有必要,但社会和教育者的反思,才是最好的救赎之道。
“大学生”、“赌博”、“贷款”、“自杀”等关键词搅动了舆论,反思者有之,感叹者有之,悲伤者有之,只是在喧嚣的话语环境中,大学生与网络贷款、理财能力与生命关怀等命题只属于这位大学生吗?或者说,只属于某个家庭、某个学校吗?
大学生赌球,陷校园网贷巨债跳楼是一面多棱镜。正视网络贷款的野蛮生长及其对大学生的无形诱导,采取切实的规范和治理措施显然很有必要,但对我们来说,社会和教育者的共同反思,才是最好的救赎之道,不能把悲剧的原因归结到个体欲望的膨胀和校园网络信贷的出现等,而要摆脱家庭悲剧和个体不幸的局限,立足于反思和防范方为理性之策。
报道中的大学生走上不归路,金钱因素不可忽视,而众多同学放任其使用自己的各种证件、账号,都折射着教育的盲点和空白。我们知道,财商与智商、情商并列为当下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素质,反映着个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生存能力和成熟度。但我们的教育很少或基本上不关注财商的培养,而把智商重视到压倒一切的地步,消费仅仅被作为家庭和个体的内在需求。
悲剧发生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提示学生“不得与社会上任何借贷公司发生借贷关系”,这本身就是想当然的做法,某种程度上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除了表现出因噎废食的思维之外,也折射着学校相关教育的缺失。
对学校和教育者来说,应把培育理性消费观当作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消费、理性消费,恰当处理金钱和欲望的关系,教会大学生确立合理的消费期望值,避免消费欲望的膨胀和经济能力的对立,使消费保持在家庭和社会、个体身份相一致的水平上。对于父母而言,孩子上学并不意味着家庭教育的完结,恰恰相反,消费能力和理财能力的教育才刚刚开始。教育孩子提高消费的自制能力和理性消费水平,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对大学生来说,构建科学消费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用理智支配消费,把理财能力和消费能力的提升作为必修课,促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才是个体成长的内在要求。
必须认识到,当下一些大学生缺乏自制力,为了满足个人消费需求,盲目追逐网络新鲜事物,对潜在的风险却不甚了了,数量不在少数,不能不说是一种隐患。在要求学校加强理财教育和消费引导的同时,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约束学生自身不切实际的消费和物质欲望,自觉抵制社会不良诱惑,避免深受其害,更不能把网络信贷的“工具”异化为非理性消费的借口。(作者:朱四倍,系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孙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