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对于教学,学者们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形成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掌握学习、最近发展区、多元智能理论等学习理论,相应地产生了参与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此所谓“教学有法”。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很难用一种学习理论来支配教学,尤其是对于不同教学条件的学校,如有足够合格师资的学校和没有足够合格师资的学校;对于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如反应快和反应慢的学生;对于不同科目的学科,如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和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科,不同的理论往往起不同的作用。此所谓“教无定法”。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导入新课,如何组织学生展开学习,如何管理课堂纪律,如何调动课堂气氛?一切事先预设的模式都有可能炒成“夹生饭”。所以,“贵在得法”一说应运而生,任何教学模式都需要变通,以适应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这些年来,一些从“泥土”里长出来的“草根”教学理论、模式曾经让人眼睛一亮,它从不入主流到学者云集,又从众星捧月到被冷嘲热讽,像是坐过山车,一起一落。领导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理论和模式,希望毕其功于一役,总结出一个成功的“范例”来引领课改潮流,但是善良的愿望却常常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我曾经在一家著名的医院看到来自全省各地的病人络绎不绝,地方上治不好的疑难杂症在省内名医把脉下,药到病除,一个个欢天喜地地回去了。我们的重点学校好像和著名的医院相反,来的都是全省各地的优秀学生,“学困生”留给了普通学校,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总结出来的一套强身健体的方案,对体弱多病的人来说,可望而不可及。每年初中、高中招生之日,正是择校“拔尖”之时,生源大仗的脚步怎么也停不下来。学校、学生被分成了三六九等,仗还没有开打,胜负的曙光就已经在名校显露出来。学区房、补习学校这些保障体系应运而生,行情比股市还牛,只涨不跌。开考前,专家讲座、题海训练这些灵丹妙药常常铺天盖地,目不暇接。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心灵的教育。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到现在所谓的后工业时代、创新经济时代、信息化时代,人们都在追求人生的幸福,追求个人的价值,追求自然、社会的和谐。因此,教育需要沉淀,需要好好考虑“健康人”的需要,塑造人的心灵,塑造人格健全的人,不能一味追求“分数GDP”,宁可牺牲点升学率,也要把“心灵GDP”抓上来,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去功利化的教育模式才是真正的教育模式,才值得推广。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孙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