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图①:刚入青山小学的彝族儿童。
图②:棋盘街小学的学生们。学校里1/3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图③:棋盘街小学的学生正在图书室阅读。
图④:雷天巧一家的照片。
图①②③为本报记者田豆豆摄,图④为资料图片。
编者按:在中国快速城镇化的历史变迁中,有一群特殊的儿童,一直牵动人心,那就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中的一部分,被留在乡村成为“留守儿童”。还有一部分,和父母一起移居到城里,像被移栽的花朵。
“我们出来打工,归根到底,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许多流动儿童的家长都这样说。孩子们从“留守”到“流动”,家庭从分离到团圆,应当说是一种进步。但这些流动的花朵,他们适应城里的生活吗?他们过得开心吗?他们的家庭还面临着怎样的难处?“六一”儿童节将至,本报记者在武汉这个人口净流入的特大型城市进行了走访,不一样的流动儿童家庭,讲述了不一样的故事。
7岁的臣臣
妈妈每天打三份工,为给妈妈帮忙右手被机器绞毁
“妈妈白天做两件工作,晚上还做一件工作,好辛苦。我想多帮妈妈忙,不过现在妈妈总不让我干活。”5月18日中午,记者在武汉郑店街中心小学见到了失去右手的臣臣。
比起同龄人,7岁的他显得有些瘦小。大大的眼睛,清澈有神。在采访中,他总是悄悄用左手拉扯右手的袖子,把袖口卷了又卷,下意识地把右臂缩进去。
“孩子很坚强,‘出事’之后落下半学期的功课,没想到很快赶上来了,用左手写字也越来越快,没有留级。”班主任老师冯淑芬含泪说道。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臣臣语文考了94分,数学考了81分,全班中上。
臣臣的父母是云南人,长期在武汉市江夏区打工。5年前,爸爸骑摩托车出车祸,当场身亡。养家糊口的重任全落在妈妈雷天巧一人身上。70多岁的爷爷患有老年痴呆症,没法照顾两个孙子。平时,倒是臣臣8岁的哥哥做饭给爷爷吃,臣臣也很早就学会了洗衣、做饭。
去年11月7日的晚上,雷天巧从钢筋厂下班回到家,拿上3包方便面,又匆匆带着两个孩子去塑料厂上班。
“孩子想帮我干活,搬了一些材料放进粉碎机里,结果手绞了进去……”说起当天的情景,雷天巧眼睛又湿了。她抱着孩子来到湖北省中南医院,“当时就知道一个劲儿地哭,刚开始医生还责备我没把孩子看好。后来听说我的情况,一位不认识的医生主动帮我交了100多元医药费。”
经过医院和媒体呼吁,雷天巧得到了近50万元爱心捐助,医院也减免了8万元左右的治疗费。“这些好心人,不光是救了我儿子,这等于是救了我全家呀!”臣臣出院后,她婉拒了剩余的10多万元捐助,继续过着一天打几份工,干一天活儿挣一天饭钱的辛苦生活。
在共青团组织的志愿者、中南医院志愿者等各界帮助下,现在雷天巧一家租了一处稍大的房子,臣臣和哥哥放学后有补习老师免费辅导他们做作业。哥俩儿的学校还免除了两人午餐的伙食费。
由于不识字,雷天巧只能四处打零工,郑店街工委也常常给她介绍工作。现在,她白天在一个建筑工地背钢筋,晚上去养鸡场帮人捉鸡。“只要一家人不生病,不管吃得好点、差点,我肯定会带大两个儿子的。”雷天巧的话语里透着坚强。不过,最让她担心的是,等臣臣长大一些,更懂事一些,会不会介意自己失去了右手,以后成年了会不会因此难以就业。
现在,雷天巧最大的愿望,是有一天能落上武汉户口。因为目前医保、扶贫、低保、助残等与这个家庭息息相关的惠民政策,不少仍与户籍挂钩,对这个流动家庭来说,显得有些可望不可即。
11岁的阿日
在废弃幼儿园里看管弟弟妹妹,引起社会关注后被送进小学
5月19日,武汉市青山小学迎来了3个神情有些紧张的“插班生”。他们是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小孩,6到11岁不等,但都被安排在一年级。
11岁的阿日说:“能来上学,真高兴。”但他另外两个小同乡,既听不懂,也说不了普通话。要不是他们这13个流动儿童突然现身废弃的青山船厂幼儿园,引发社会关注,也许直到长大,他们也不会走进学校大门。
青山区是武汉市的老工业区,是武钢、武船等大型工业企业的生产基地。许多工程承包队来来往往,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今年3月,来自徐州的外包工程队到青山船厂打工,工程队里一些来自四川省普格县、布拖县的彝族工人把自己的儿女也带到了这里。
废弃的青山船厂幼儿园就在工人的宿舍区里。这些来自外乡的工人上班时,就把孩子放在里面。13个孩子,最大的11岁,最小的才4个月。大的不仅要负责做饭,还要负责照顾小的。
工程队队长杨春宏说:“我们多次劝这些家长把适龄孩子送去上学,可家长也有苦衷。”
彝族工人保少俄子告诉记者:“我们到武汉就是来打工的,停留的时间不会很长,工作结束就带孩子一起回家了,送他们去上学也读不了几天。另外,我们在这人生地不熟的,也不知道要把孩子送去哪个学校。”
这两天,保少俄子的大女儿也进青山小学读书了。本该高兴的他却犯了难,大女儿上学了,另外两个不到3岁的孩子谁来看?目前,他只能把孩子暂时托付给一个工友帮忙照顾。他打听了,在附近上幼儿园,一个孩子每月要600元,对他来说,费用太高。“要是幼儿园也像小学一样免费就好了。”这个不到30岁的彝族汉子由衷地期望着。
“几年前,城市公立学校的大门还没向外来务工子女敞开,不少农民工子女只能挤在民房里上课。”共青团武汉市江汉区委社工陈宇告诉记者:“现在好了,我们团区委附近的5所小学,流动儿童占到学生总数的一多半。孩子就近入学几乎没有任何门槛。”
两个花季女孩
家庭创造条件,社会关爱帮助,成功融入新生活
陈宇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周边社区、小学的未成年人,组织青少年活动、做心理咨询等,流动儿童是她要帮助的重点人群。
今年上初一的小娟,小学四年级时随父母从老区红安来到武汉。父母都是清洁工,每天早出晚归,她常常晚上一个人待在小出租屋里。刚来武汉时,小娟眼睛不敢看人,头发遮住大部分脸,在课堂不敢说话。但自从认识陈宇老师后,她变得越来越开朗。现在的小娟,亭亭玉立,谈吐大方。
陈宇说:“我接触的很多流动儿童,刚进入城市时,内心有强烈的自卑感、孤独感。我们帮助他们,是从玩开始,让他们通过玩耍认识城市,接受城市生活。如果提供资助,也是以奖学金的形式,不让他们感到是在受人施舍,而且也要让他们学会帮助别人。”
现在,小娟经常跟着陈宇去福利院慰问老人、表演节目,逐渐融入社区。“你会表演什么节目呀?”记者问。小娟自豪地回答:“我会吹口琴,还有口风琴,爸爸都要跟我学呢!”“你的理想是什么?”小娟羞涩地回答:“我长大了也想当社工。”
在武昌区棋盘街小学候补街校区,记者见到了读四年级的谢心悦。她的穿着和本地学生没什么不同,个子还似乎更高一些。
棋盘街小学的特色是推广课外阅读,增长孩子的知识面。小姑娘也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她说:“我喜欢读书,书里那些生动的语句,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心悦的老家在湖北鄂州,父母原本都在家乡当老师。2008年,全家搬来了武汉。心悦的爸爸目前在一家课外培训机构任职,妈妈全职在家照顾她和姐姐。
爸爸说:“当初我是觉得一家人一定要在一起,才把孩子都接过来的。两个孩子到武汉时,年纪不同,适应起城里的生活也完全两样。姐姐那时已经小学二年级了,感觉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适应。可心悦过来时,才刚刚一岁,成长就在这里,现在已经完全‘本土化’了。”
在爸爸看来,心悦和她的同学一样,爱好阅读,课外还学习拉小提琴、跳形体舞。“与老家相比,武汉的教育选项更多些,内容比较丰富。特别是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觉得对孩子一生都会有帮助,将来品位都会不一样。”
问起对孩子的期望,他的观念很开明:“孩子学习成绩好当然好,但开心、快乐更重要。”
制图:张芳曼
( 人民日报 记者 田豆豆)
责任编辑:孙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