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的教改大潮中,假专家现象不容忽视。
有的教育人本没有理论根基,只是为了满足现实需要和追名逐利的欲望,套用他人研究成果,在推行一项教学改革之后,请专家打造,请媒体包装,摇身一变,跻身专家行列。从此,在国内时常飞来飞去,搞演讲,作报告,风光无限。
有的社会媒体人,本对教育理论一知半解,更缺乏教育实践智慧,只是出于经济利益,时常以专家身份光顾基层,极尽传媒宣传之能事,引人聚焦。
有的教育官员,本没有真正的教育信仰,更没有独特的理论建树,却凭借手中权力扮演着官员和学者的双重角色。如同上世纪三十年代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政客教育家”,有时板着面孔俨然是官员,有时拿出专家姿态俨然是学者,成为基层单位的座上宾。
真正的专家如陶行知先生,具有高尚而执着的教育信仰和教育理想,既“仰望星空”,坐得冷板凳,耐得寂寞,苦心研究,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更“脚踏实地”,行走在教育田野中,真抓实干,开展教改实验,取得显著的实践效益。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表率,更是教育家成长的正途。
假专家恰恰与之相反,突出表现为功利至上、好大喜功、弄虚作假。
一是功利至上。假专家往往打着“育人为本”的幌子,扮演着教育“救世主”的角色,以极端的言行表明对现行教育的痛恨和改革教育的决心,赢得众人喝彩。但骨子里一切向钱看,说一套做一套。
二是好大喜功。假专家做了一点成绩,唯恐别人不知道。邀知名专家会诊,以提升层次;请知名媒体聚焦,以扩大影响;举办各种会议,以谋取好处。为了取得轰动效应,达到会上有声、媒体有影、国内有名,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至于育人为本,那是对别人讲的,与“我”何干?
三是弄虚作假。时下有一种说法叫“墙内开花墙外香”,说的是有的专家在本地得不到认可,却在外地名声大噪,享誉甚广。究其根本,就在于这类专家往往弄虚作假,擅长做一说十,扯大旗,拉虎皮,新名词、新术语迭出。有的教改有了一点成绩,就夸大其词,把自己说成一朵花,把别人描成豆腐渣;有的甚至连教改成果都不会写,请人捉刀,自己扬名。如此这般,假专家俨然成了真专家,一时真假难辨。
假专家现象是教育改革中的浊流污秽,是教育界学术不端的突出表现,危害极大。要根除假专家以假乱真的现象,必须拿起依法治教、从严治教的武器,严惩学术不端、弄虚作假的教育行为,让假专家如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
责任编辑:吴媚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