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大教授周小秋。
每天早上8点之前到实验室,晚上12点回家。而在他到达实验室之前,他的学生早就到了。在学校里,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小秋的严格是出了名的。
“对自己要求严格,才有权对别人要求严格。”在周小秋的时间观念里,从来没有周末或者是节假日。连续3年,他的大年初一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20多年前,正是严格的工作态度,他从零起步,创立了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学科。
没经费把自家冰箱搬进实验室
周小秋读书阶段所学专业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硕士、博士的研究主攻方向都是猪。1993年,他突然宣告要开始研究当时非常冷门、也没有科研经费支持的鱼,这在国内外都属于学术空白。
“鱼养殖发展需求大,而产业的发展先于技术发展。”周小秋告诉记者,要做就意味着要独创一个新学科,在学术上从零起步,困难重重。而他是个倔性子,项目越是困难,他越是想挑战。
当年,他通过给企业做服务,拿到了三万元的科研启动资金,这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为了节省经费,他不得不把自家冰箱、脚盆、水桶和能用的材料都搬到试验室,并想方设法为企业服好务,获取经费支持。
直到2006年,他才结束约10年的“单打独斗”,有了自己的团队。
工作狂在实验室过大年初一
每天早上8点之前,周小秋就已经到了实验室。工作到晚上12点回家是常事。
在周小秋的时间观念里,只有“今天”、“明天”,从来没有周末或者是节假日。连续3年,他的大年初一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逛街、看电影是“奢侈”,更不要说旅游。
“我的娱乐就是工作。当你很热爱一份事业时,为它花再多时间都不会觉得累。”周小秋说,刚开始研究那几年,虽然从家到实验室的距离只有不到500米,但他经常不回家休息,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20余年对鱼的健康营养理论和技术的系统研究,周小秋在该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先后主持了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国际国内企业横向合作项目56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项。
责任编辑:王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