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观音河镇教育扶贫记实
新西部教育网讯 (通讯员 李扬 凌金坭)汉阴县观音河镇是汉阴的水源地,宜居宜业。从2001年起,该镇年均有35%的人离开家乡外出务工,大部分只为让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2012年该镇6所学校只有350名一年级新生,与2001年比新适龄入学儿童流失率高达30%,当年因学致贫率达到全镇总人口的5%。
2013年,该镇按照“经济发展、教育先行”的总体思路,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进行教育资源整合,切实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实现了“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目前,该镇适龄入学儿童年均回流率达到2%,因学致贫发生率为2%,比2012年降低了三个百分点。
教育资源整合助脱贫
“以前我们为了让娃到城里去念书,只能去县上租房住,吃穿啥都要钱,他爸一个人打工赚的钱还不够我们生活。这两年我们把娃送回镇上,一天24小时娃吃住都在学校,我也能放心的去干活了,这日子好过多了。”2017年8月6日,家住合心村的脱贫户王某,来镇政府办事时对笔者高兴地说。
据了解,2013年以前观音河镇有1所九年制学校、5所村级完小。学校教学设备滞后,大多为复式教学模式,教学质量低,教育资源严重浪费。
这6所学校中八庙小学最具代表性。这里15名学生需开设4个年级,5名学生为留守儿童,6名学生家距离学校5公里以外。学校配备4名教师,1名炊事员和1名保安,不足100人学校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年收入8万元,各项支出合计为19.9万元。
为了能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很多家长宁愿负债也要将孩子送往县城或外地读书。2013年观音河镇党委政府痛定思痛,抓住机遇抢先部署教育资源整合,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协调筹建观音河镇中心幼儿园。
“撤并整合我们当年并不赞同,我们村干部通过几代的努力,好不容易建起了学校,说撤就撤,那辛苦不就白费了。”药王村村支书李某对笔者这样说。
观音河镇教育资源整合曾遭遇很大阻力,镇党委政府通过问卷摸底,全镇有68%的群众不同意撤并。一些家长来镇上反映说学校不能撤,撤到中心小学孩子吃饭不方便,穿衣裳没人招呼,来回路上远,得花交通费、生活费,家里不仅负担加重,家长还难得操心等问题。
镇党委政府为了消除群众的顾虑,从为了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角度出发,先后3次召开全镇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动员会,镇党委书记带队下村召开村级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7次、校园家长会5次、小组会65次、院落会83次,详细的阐述了教育资源整合的意义和必要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取得全镇80%群众的支持。
2014年该镇被县委县政府列为教育资源整合试点镇,通过努力,同年秋季五所村完小全部撤并到观音河镇九年制学校,中心幼儿园正式投入使用,2015年春季初中110名学生全部撤并到县实验中学,最终形成了全镇“一校一幼”教育资源集中配置格局。解决了教育资源浪费、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让家长能够放心将孩子留在学校读书,减少家庭人力资源浪费,全身心搞生产、谋发展,节省家庭额外支出,增加家庭收入。此后,汉阴县教育资源整合现场会在观音河镇召开,全县教育相关单位在此进行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
据统计,该镇教育资源整合后,新适龄入学儿童不减反增,2015年新入学儿童为448人,2016年 457人,2017年为 471人。
优先投入教育促扶贫
“以前我上学要翻两面梁,走一个多小时,冬天又冷又黑,等到了学校,带的饭早冻得梆硬,那时候我硬是不想上学了。”家住义兴村在观音河镇读小学6年级的徐某说。
与徐某有相似经历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每天早上四五点就得起床,与邻居的孩子结伴走5、6公里山路,家里条件好点的打手电筒,差些的只能举火把。逢刮风下雨天气,首先护的不是自己而是火把。再住的远,不仅要在树林里钻,还得乘船过河,有时一个不小心就会掉进水里。
为了更好的教育,观音河镇虽然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重点贫困镇,每年财政收入仅40万余元,却舍得花钱,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投入20%用于教育。
从2014年起该镇通过多渠道争取项目筹集资金600余万元,其中,投入200余万用于8.5km通组水泥路、3km连户路和5.5km砂石路建设;5万元用于建立车辆补助制度,学校派专人负责组织和监护学生乘车往返,确保学生安全;360余万元用于新建、改建360㎡校舍、960㎡教学楼和4000㎡操场,建成了两所规划超前、设施完备的现代化多功能新校园;20余万元用于实行观音河镇中心小学全日制寄宿制,免费为孩子们提供食宿、校服等;24万余元用于为全镇200余名贫困住宿生每人每年发放1000元住宿补贴等。
提高教育质量斩穷根
“扶贫先扶志,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我们镇彻底脱贫的希望。提高教育质量不能只注重教育硬实力,还应加强软实力建设,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师资和学习成长环境,把孩子培养成才才能真正斩断穷根。”观音河镇党委书记李扬说。
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2015年起,观音河镇在完善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缩小城乡师资差距等作为重点任务来抓。五年内,该镇先后协调全镇校长、老师共170余人次参加省市县举办的教育培训。每月举行1次校园内部经验交流小结会,每年召开1次全镇教育工作者座谈会;投入2万余元,每年在教师节对全镇教师进行评选表彰,对优秀者予以奖励。
据统计,近年来观音河镇中心小学贫困儿童占全校学生的81%,留守儿童占66%,9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五年来,该镇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建立班级德育、少队德育、学科德育三大教育系列,引导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三观;创建3854护苗工作室,为贫困儿童和留守儿童建档立卡,指定专属在校“妈妈”,定期与孩子谈心,每个月为过生的孩子集中庆生;制定《观音河镇中心小学大家长节假日值班方案》,确保假期留校学生也有老师管护;创新8+4教学模式,将上课8小时和放学后4小时充分利用,开办美术、书法、舞蹈等兴趣班,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不懈努力,观音河镇教育工作和观音河镇中心小学得到省市县各级一致认可,先后获得“县双高双普工作先进单位”、“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省文明校园”、“省平安校园”、“省绿色校园”、 “省优秀示范家长学校”等13项荣誉。下一步,该镇将不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让学校静心办学,让教师潜心育人,让孩子开心读书。
责任编辑: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