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京当镇文艺小分队在小强村现场演出 - 区县新闻 - 新西部教育网

春节期间京当镇文艺小分队在小强村现场演出

日期:2017-03-14 09:07:50        来源:新华网    浏览量:

岐山县京当镇小强村的周礼优秀文化长廊刚刚建成,包括古公亶父迁居岐下、周公诫伯禽书等历史典故在其中通过绘画和文字进行了生动表述。村民金荣生说,周礼文化历史深远,但包括什么内容,没有几个人知道。从2016年9月至今,村里举办了两次周礼大讲堂,通过对典故的了解、内涵的认知,大家慢慢明白了:孝老爱亲、邻里和谐、互帮互助是我们要传承的村风民风。现在包括“礼敬为先”、“耕读传家”、“至德为上”的家风家训已经挂在了每户村民的家门口。这提醒我们:要了解周礼优秀文化,做一名合格的岐山人。

蒲村镇蒲村村民邢英,数十年来坚持照顾年迈的母亲,是县里评选出的孝亲敬老模范,村上将他的事迹做成宣传牌,挂在家门口,成为全村人学习的典型。村党支部书记邢宝恩说,“懂大礼、勤耕作、和待人、善行事、知章法、听政令、孝宗长、亲幼下”是传承至今的邢氏家训,村上将这些家训内容刻绘制牌,悬挂在每户邢姓村民的家门口,其他各家也会晒出自己的家训。“这既是道德风尚的宣传牌,又是每个家庭的监督牌。村民们反映:家里有这样的家训,大人孩子说话办事也有了分寸:做得好对得起家门,做不好那就丢人了。这么多年来,村里没有出现过一起违法犯罪的事例,没有因为宅基地的大小发生过口角,村里也出现了义务打扫街道的身影……这些都是周礼优秀文化成风化人的典型啊!”

雍川镇袁家村曾是县里的“后进村”,因为乱倒垃圾、乱堆废物、乱建建筑,娶亲车队进不了村是常事,遗弃老人的现象也有发生。岐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辉介绍说。从2016年8月起,村里每个月都会请县上的专家讲解周礼中的礼仪要求、和睦主张等内容,8名敬老爱老、扶危助困的村民作为“善行义举榜”典型在村广场公布,有关“礼”的讲解内容,如“礼者,示人也”在村里随处可见。村党支部书记杨海林说,在弘扬周礼优秀文化的影响下,曾经遗弃80岁母亲的袁敏让、袁启让兄弟也主动将老人从破旧的土房接回了家里,轮流照顾。

青化镇焦六村曾是陕西有名的“告状村”,没有水泥路是这里的村情。《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最近采访看到,村中不少村民家的牌匾上,镌刻着“礼敬为先”、“耕读传家”、“至德为上”的字样,这些源自周礼文化的家风家训,影响、教化着现代的焦六村人。学习先进文化理念,促进提升思想道德观念,让一部分先文明起来的农民带动其他人,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最近,村里的周礼文化园建成了“至德亭”,亭边立有一石碑,正面碑文记述了“泰伯奔吴”的故事,背面则书写着中华民族的“五常、五德、五准则”等传统美德。村党支部书记傅德善说,渗透进一街一景、一砖一瓦的周文化元素,让村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原先斤斤计较的村民,关注的是个人得失。现在村里修路,大家都会主动让出自己的土地,旨在提醒村民不忘过去、保持勤俭持家传统的村史馆,纺线车、铁犁等百余件‘老物件’,都是村民主动捐赠的。”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文明

“节操稳,家国隆。爱国意,敬业心。友善举,诚信行。”曾经的岐山,是“以礼为美”之地;如今的岐山,更是“礼入骨髓”的先导。随着周礼优秀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当地干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认知和认同不断深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要的意识和态度均有很大改观。

开设有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婚姻登记等24个窗口的岐山县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承担着为群众办理事项、政策解释等职能。《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结婚登记受理窗口的柜台上,随手拿起一张结婚登记告知单,上面除了结婚登记的条件、提交的证件和证明材料、登记程序、收费标准等业务内容外,还印有周礼优秀文化内容“彬彬有礼、仁德有序”的宣传。

今年66岁的岐山县就业局退休干部彭福劳长期患有冠心病,他正在大厅里的人民健康保险宝鸡分公司的窗口办理城镇职工慢性病审核。他说,周礼优秀文化中蕴含的“克己奉公”,在大厅工作人员的身上有着直接的体现:原先因为业务量大,等待时间长,工作人员与群众不时发生争执。现在工作人员不仅说话礼貌、办事认真,还会主动为等待的群众端上一杯热茶,这些都是暖心的举动啊。

大厅工作人员刘思远说,天天看周礼、天天学周礼,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守礼行礼,热情待人、以诚待人,从服务时候的语气入手,注意自己服务的态度。现在群众的抱怨少了,理解多了,我们工作也有了干劲。

岐山县凤鸣西路社区的佳庆花园小区曾因邻里纠纷、物业矛盾,让县里“头疼”。社区党委书记王博智说,通过开展传承家风、恪守家训行动,实现现代礼仪知识进社区,构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和谐共生的新时期人际关系,小区的矛盾发生率和派出所的出警率都大幅下降。

宝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鲜萍说,岐山县立足本地,利用人文资源,发挥优势和特色,彰显了中华文明。3000多年前,以“两王”、“三公”为代表的周朝先祖在岐山繁衍生息、肇基兴业,制定并建立的各种典章制度、礼乐规范及道德准则,奠定了我国儒家思想的基础,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宫长为说,周礼文化是规范人们行为、稳定秩序、提供精神动力、培育新式农民的有效方式之一。岐山礼仪文化积淀深厚,传承有序。“在当代中国,让礼仪文化与时俱进并且对它进行创造性转化,以适应现代社会价值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一项艰巨的文化任务。人人因知礼、守礼、尚礼而自豪,周礼文化以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浓厚的文化魅力,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责任编辑:王思露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