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籍大学生成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 - 资讯 - 新西部教育网

农村籍大学生成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

日期:2017-09-05 15:08: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量:

       当前,我国高校中农村籍大学生比例偏低,而在最终进入劳动力市场时,由于户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原因,农村背景的学生也可能无法得到与城市背景学生同等的机会和回报。高等教育的扩张很可能会导致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的供求关系失衡,高等教育的回报率下降,而农村背景家庭在劳动市场上的地位更加弱势,因此社会上一直存在着高校扩招反而会降低农村背景学生的就业率及薪酬待遇的争论和声音。

  笔者认为,对于毕业生“出身”农村是否给毕业生带来了负面甚至“歧视性”的影响的判断,是有待商榷的,需要进行大样本的实证调研和分析检验,并且不能仅仅聚焦于简单的就业率和薪酬待遇的差别。实际上,毕业生工作找寻的过程是最终就业结果的基础,对于求职过程的研究,能够发现高校毕业生找工作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城乡差异;探究工作搜寻的时间规律,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学校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时间段下不同背景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求职过程中的帮助。而就业流动的研究,是对求职结果的重要补充,在实证上检验城乡背景高校毕业生是否通过就业实现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社会流动,对于弱化社会分层、破除流动障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不断消解城乡二元桎梏,实现城乡一体化整合发展,具有政策上的参考价值。

  为此,笔者采用2013年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针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广受关注的城乡差异为切入点,研究城乡背景给高校毕业生带来的影响。数据样本包括了东、中、西部21个省份的30所高校,14413份有效样本,包括了44.7%的来自大中城市的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城市背景高校毕业生)和55.3%的来自小城镇及农村的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农村背景高校毕业生)。

  求职过程中城乡背景差异已显现

  在我国,为了顺利解决“毕业派遣”问题,毕业生往往尽全力在最后一学年解决自己的去向问题,或是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或创业,或是继续深造,在国内升学或出国读书。城市与农村背景高校毕业生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上的差异,是进行去向选择的基础。

  在最终的毕业去向选择上,农村背景的高校毕业生,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工作的比例显著更高,达到57%,比城市背景毕业生高3.17%;城市背景的高校毕业生,升学和出国的比例比农村背景毕业生高8.17个百分点;农村背景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较低,仅为1.72%,毕业后处于待业状态的可能性显著更高。

  笔者检验了不同因素对于城乡背景毕业生毕业去向的影响,发现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水平等社会资本因素和学习成绩等人力资本因素,均对升学及出国、毕业后是否待业存在正向显著的影响。

  从笔者采用的样本来看,选择升学及出国的毕业生只占所有毕业生总数的17%,绝大部分的毕业生需要通过求职进入劳动力市场。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求职过程,许多学生要经历从最开始的实习,到投简历、参加笔试面试,再到确定最终的工作单位的过程。

  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找寻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除了毕业生在投寄简历、决定是否签约阶段对于就业单位的选择外,在当前劳动力市场结构失衡、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用人单位是否愿意接纳毕业生,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事实上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用人单位在录用一名应届毕业生的时候,除了该生自身的专业对口程度、知识储备、能力水平外,对于毕业生人力资本之外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方面,也都有所要求,因此用人单位对于城乡背景高校毕业生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求职结果。

  在整个求职过程中,农村背景高校毕业生由于经济基础较差,同时多属于异地求职,如果不能更快的找到工作,将面临毕业后户档派遣回原籍的问题,而一旦失去了应届毕业生身份,农村背景高校毕业生将更难找到工作,同时越晚解决工作问题,求职成本越高,给家庭带来的负担也会越大,因此农村背景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但也有着更加积极的求职表现。

  第一,从求职期望上讲,由于自身较为优势的社会经济地位,城市学生对于起薪和工作本身有较高的期望:他们的平均期望起薪和可以接受的最低起薪显著更高,他们对于工作在大城市、单位规模大、声誉好、发展前景好的工作有更大的偏好,更看重所从事工作能够有利于施展个人才华、能够获得权力、社会资源和工作自由。这些求职期望的差异,影响到了城乡毕业生在求职上不同的表现。农村背景毕业生在实习上更加积极,找工作开始的时间相对更早,可接受的待业时间较短,保留工资也较低,在求职中的花费,尤其是人情礼品上的花费更低。由于家庭可以给自身的求职提供一定的帮助,城市背景高校毕业生对实习经历的重视程度较低,更多的选择了走亲友关系等非正式途径就业,并倾向选择在未来工作中更看重“人情关系”的“体制内”单位,而农村背景高校毕业生则更多的选择了更加看重个人实际能力的企业。

  第二,从劳动力市场中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求职申请的反馈情况看,农村背景毕业生在求职中获得面试的机会比率显著更低,而最终通过面试的机会与城市背景毕业生基本持平,显示农村背景毕业生面临更加严峻的“简历关”。

  第三,求职时间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城乡背景毕业生整体的求职时间特征和不同时点的求职风险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城市背景毕业生是更早一批投入工作找寻的群体,而在求职季开始后的3~6个月中,农村背景毕业生的表现更加积极;在签约时点选择上农村背景毕业生更早,比例更高的农村背景毕业生选择春节前签约,其整体的求职时长也更短。统计结果显示,求职开始的时间越早、签约的时间越早,毕业生的起薪水平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城市毕业生尽管有较高的期望起薪,但是其对于延长工作找寻时长给实际起薪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在意。在城乡背景之外,人力资本、求职努力等方面的因素也能够显著影响毕业生的工作搜寻时间。

  第四,城乡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不同的偏好、承受能力以及面临的劳动力市场反馈,最终在毕业生签约状况及对工作满意度的显著差异上得到了体现。从就业单位性质、行业、岗位上看,国家机关等体制内的单位、金融地产等优势行业、管理类的岗位中,城市背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比例显著更高,私营企业等体制外单位、农林牧渔采矿等行业和专业技术、生产类岗位中,农村背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比例显著更高。而对于所签约的工作,城市背景高校毕业生的满意度更高,超过66%的城市背景毕业生对所签约的工作满意,而农村背景毕业生满意的比例仅为60.7%。从工作的学用结合度来看,城市背景毕业生认为工作与所学相关的比例更高,达到63.7%,农村背景高校毕业生的这一比例为59.7%。

  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用人单位更看重个人能力

  毕业生求职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工作,并获得相应的待遇,而与之对应的就业率和起薪就成了就业问题一致争论的焦点。笔者发现,选择求职的高校毕业生中,城市背景毕业生找到工作的比例、起薪水平在统计上显著更高,但是两个群体的绝对差别并不大:城市背景毕业生比农村背景毕业生的就业率高2.8个百分点,平均起薪高347元。

  针对就业率和起薪进行的差异分解显示:城乡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率上差异,可以用毕业生性别、年龄等人口统计学特征差异,学习成绩等人力资本特征差异,以及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社会关系广泛程度等社会资本差异来解释的比例为57.1%,另外有42.9%的差异是城乡毕业生就业差异的直接体现;毕业生起薪上的差异,前述人口统计学特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因素可以解释的比例高达98.55%,这其中人力资本解释的比例高达49.37%。

  由此可见,所谓“城乡背景”给毕业求职结果带来的影响,更多体现在能否找到工作这一问题上,而一旦进入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个人能力,以此决定给予劳动者的报酬水平。由此,对于农村背景高校毕业生而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如何顺利迈过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门槛。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农村背景毕业生群体中,性别、学校类型、学历水平等因素给毕业生求职结果带来的影响更大。

  社会流动并没有完全固化

  高等教育既给社会流动提供了重要的渠道,给予弱势阶层人群一个向上流动的机会,同时也能够成为固化社会分层,放大阶层差异的重要因素。就业所带来的社会流动,直接通过毕业生就业时工作地点的选择、职业的选择、户籍等社会属性的获取方面得到体现。笔者的样本数据发现,简单定义当前社会阶层已经固化是不全面的。

  首先,与人们的直观认识一致,在就业的城乡流动方面,随着行政级别的提升,毕业生流入的比例在增加,流出的比例减少,地级以上城市以流入为主,县级及以下以流出为主。

  研究结果同时发现,毕业生选择异地就业,是因为异地就业能拿到比本地就业更高的薪水,而且异地就业对于农村背景毕业生有更大的吸引力:农村背景毕业生就业发生城乡流动、省际流动、地区流动的概率显著更高,同时农村背景毕业生发生城乡流动、省际流动、地区流动,能够带来相对于城市背景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更高的起薪提升。

  而从与父母相关的职业代际流动上看,城市背景毕业生代际继承性更强,农村毕业生代际流动性更强。但无论是农村背景还是城市背景毕业生,学历层次提高,均会增强职业代际的流动性。而社会资本对于农村背景毕业生职业代际效应的影响显著小于城市背景毕业生。

  户籍无疑是当前毕业生在大城市就业所关心的重点问题,大城市的应届生落户政策的严格限制,以及落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决定应届外地生源毕业生是否获得户口指标的因素非常复杂。从最终的雇佣情况,城市背景高校毕业生解决户档的比例显著更高,农村背景毕业生由于制度壁垒和自身的条件限制,有高达56.1%的毕业生不能解决户档。

  提升农村背景高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

  就业问题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在经济发展进入稳定期、经济增长速度难以保证较高水平之时,就业数据成为许多国家具有代表性、能够产生重要市场影响和政策影响的数据,甚至能够连带影响经济增长:在美国,劳工部每月公布的非农数据,成为市场判断经济发展水平、预测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参考数据,既是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最为关键的参照数据,又是能迅速影响股票、外汇、石油、大宗商品等活跃交易市场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尚处于上升期,过去对于就业率、就业问题的关注不足,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于就业问题的关注愈加强烈,在近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常关注的与就业相关的两个数据点是“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和“高校毕业生数”。实际上,由于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端的位置,因而高校毕业生是整个教育体系向劳动力市场输送的最重要产品,是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与整个社会对接的关键一环,因此对于高校毕业生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并就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高校就业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笔者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城市与农村背景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不仅来源于由双方家庭、成长环境决定的社会资本因素,也来源于双方在后天学习过程中积累的人力资本、在实习和工作找寻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经验积累。同时这种差异在一些层面上体现了农村背景毕业生相对劣势的地位,比如求职过程中简历被用人单位给予面试的机会,在签约时进入薪酬较高行业的比例,整体的就业率等等,而在另外一些层面上则体现为双方的差异化选择,并无绝对的孰优孰劣之分,比如就业地选择、岗位类型的选择,同类工作中起薪的高低。

  因此从自身层面来讲,农村背景毕业生可以通过学习的努力积累更高的人力资本,通过积极参与实习、努力求职来获取更多的笔试面试机会,通过对于求职季的规划规避毕业后待业的风险。

  从学校的层面来讲,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7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提出针对家庭困难、少数民族等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具体情况,要开展“个性化辅导”,组织专场招聘活动,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求职创业补贴”等政策,实施“精准帮扶”。这种具体有针对性的政策,是解决农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有益尝试。

  从社会的层面来讲,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在毕业生工作找寻阶段创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健康的求职市场,加强对于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的监督机制,使所有毕业生能够顺畅、公平的向劳动力市场展示自己的能力与偏好。实际上,个人及家庭背景的差异,尤其是城乡背景的差别,依然对大学生的就业公平影响较大。因此在增加社会整体财富水平的基础上,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是保证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公平的重要渠道。

  而从政策的层面来讲,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于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引导,鼓励用人单位更多关注毕业生自身的能力和努力,破除招聘过程中一些与毕业生工作能力无关的限制条件,破除户籍制度、干部制度、毕业派遣等传统体制下的遗留问题给市场化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关注毕业生就业中的向大城市、发达地区的过度流动,提升毕业生在家乡、在农村地区的就业待遇,为他们创造更好的职业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确立明确的、更具竞争力的政策支持,使就业流动带来社会分化、地区分化效应得到有效缓解。



 

责任编辑:吴改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0600780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