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缘何也成了好老师
日期:2017-01-12 10:36:06 来源:中国教育报 浏览量:
不少优秀教师入行之前的人生理想和职业规划根本就不是当老师,甚至根本就没想过自己爱不爱学生——
通常我们都认为,只有自愿选择教书、喜欢做老师才有可能教好书并成为一名好老师。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甚至这样忠告参加新教师招考的大中专毕业生:做老师必须爱学生,不喜欢孩子就不要当老师。
这位教育工作者的肺腑之言,道出了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根本特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面对的是可塑性强、身心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孩子,是活生生的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非简单地传授知识,而且教师的工作态度如何,不仅影响知识与技能传授的效果,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会带来很大影响。正如西汉辞赋家扬雄所言:“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
但是,通过深入了解许多优秀教师甚至杰出教师的成长经历,我们却发现一个意外的现象:不少优秀教师入行之前的人生理想和职业规划根本就不是当老师,甚至根本就没想过自己爱不爱学生。试举我最近访问的两例:
朱老师1975年出生,20世纪80年代末填报中考志愿时,出于迫切想跳农门迁户口以及家庭负担等考虑,其父让他放弃读重点中学而选择读中专。不仅如此,父亲还不顾朱老师的反对,自作主张把其全部志愿都填报了助学金最高的中等师范学校。他在委屈无奈中熬过了中师三年,在毕业分配到小学任教后,他还曾要求父亲找关系调离教育系统。由于因故调动搁浅,他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当老师。但没多久,他就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一发不可收拾,2000年获浙江省第十三届春蚕奖,35岁那年被评为浙江省第十批特级教师。
吴老师1941年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高考成绩完全可以上一流重点大学的他却阴差阳错被普通师范学院数学系录取。由于学校和专业都不是自己的理想,还是专科,他心理落差很大。大学期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差不多混日子”。大专毕业他被分配到一所高中任教,先教数学后改教物理。但后来,他成为浙江省内外颇有影响的高中物理教师,相继被评为浙江省物理特级教师、浙江省功勋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为什么当初不喜欢教书的他们却成了好老师甚至名师?
透过无数好老师爱教爱生的现象,我们看到,大凡能成为优秀教师的人事业心、责任心都非常强。那些入行之初并不喜欢教书的优秀教师身上充满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有自己严格的处世原则和道德准绳,无论身处什么岗位,无论做什么事情,无论喜欢不喜欢,都会认认真真、尽心尽力,自己不满意的东西绝不出手。即使明天不教书,今天也要把该做的工作做好,否则对不住自己的良心,更不愿意让别人觉得自己因“无能”而离开。显然,内心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无论从事哪一行都容易衍生出“工匠精神”。
摩擦会生热,人是会变的。对于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人文情怀的青年教师来说,面对一个个活泼可爱的生命,从不喜欢到喜欢不过是相隔薄薄的一张纸而已。在频繁的教学互动交流过程中萌生出爱教育、爱学生的情感,是很容易且很自然的。所以,与入行之初就喜欢做老师、喜欢孩子的人相比,他们并不见得有什么先天不足,甚至更具有爆发力和发展潜力。
大凡有社会责任感的老师,无论最终离开还是留下,都是负责任的选择。哪怕出于无奈而留下,他们也会努力发掘做老师的职业价值和乐趣。这从另一个侧面又说明,这样的老师比较有人文情怀,懂得换位思考。他们有主见、有个性但不固执、不认死理,心胸比较豁达,性格比较活泼开朗,为人处事比较能通融,人际沟通能力强。这种个性特质恰恰又是成为一名好老师尤其是杰出教师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师范院校开展爱教爱生教育和确立坚定的专业思想固然重要,但更需要从高处着眼,让社会责任感的确立、对工匠精神的追求成为师范生的一种自觉行为。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就会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一旦选择去做老师,那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就不是问题。
相反,假如缺乏社会责任感,即便当初自愿选择做教师也未必就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2013年,笔者对某地99名集中培训的新教师(其中应届师范生52人)进行开放式问卷。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梳理后发现,自愿选择当老师的有82人,占总人数的82.8%,但纯粹出于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方面考虑的就有20人,占总人数的20.2%。
当然,也并非当初不喜欢做老师将来更容易成为好老师。从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上看,从不喜欢到喜欢并完成新教师到好老师的嬗变,以下几个外部条件很重要:
第一,学校不失时机地接纳和关怀,以身安促心安。新教师是学校的未来,但初来乍到之时则属于学校的弱势群体。同事尤其是领导能及时在生活上、情感上特别是业务上对他们予以关爱、指导、鼓励,让新教师尽快融入群体,快速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第二,有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教师职业比较受人尊敬,社会上具有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至少在当地具有浓烈的尊师小气候。新教师能够从学校周围的群众、地方领导以及学生家长等接触、交流中充分感受到自己被需要、被尊重、被信任,从而获得存在感、尊严感、荣誉感。
第三,因人制宜、精准帮扶,搭建业务提升平台,激发新教师的内驱力。学校既要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群体性凝心聚力的活动,更要关注新教师个体的扬长补短。比如,创造条件让新教师利用自身某方面特长进行课程开发,以“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帮助新教师磨课,适时推荐有实力新教师开设各种级别的公开课等。学校要放大新教师的成绩和点滴进步。通过校门口电子屏、校讯通、微信群、公告栏以及校报、校刊等形式大张旗鼓宣传新教师,哪怕只是校级荣誉,也要通报给任教班级的学生和家长。充分运用各种激励性的反馈机制,让新教师不间断地获得做老师的幸福体验和成功带来的满足感,在最短的时间里体会到教书育人的高峰体验。
宇宙飞船能进入太空按照预设的轨道自由飞翔,最关键、最艰难的是从地面升空的初始阶段能否顺利克服地球的引力。这就需要借助大型火箭的外力推动以获得足够的加速度。好老师的成长也一样。一般说来,在入行之初的前两年尤其是第一年对新教师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在这一阶段任其自生自灭或者只压担子却没有精准的帮扶与关怀,没有给新教师提供出彩的机会和教书育人的高峰体验,那么新老师未来成为一名好老师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作者:金佩庆,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教育研修院)
责任编辑: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