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英桂
高校思政课听课记
“什么是文明?”“人类文明经历了哪些历程?”“什么是生态文明?结合实际谈一谈。”5月24日上午,上课伊始,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康永英便抛出3个问题。50多人的课堂顿时沉静下来,学生们开始了一场关于“文明”的思考和讨论。
康永英抛出的3个问题,正是她今天要讲的思政课“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一个引子。
看着开场白的启发效果不错,康永英趁热打铁,进一步引导学生:“人类世界的文明,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现已迎来生态文明。说到生态文明,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脑海里有什么样的画面出现?”
“雾霾”“非典”“沙尘暴”……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
“看来大家对生活中常出现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非常关注。那么,我们身在青海,对青海的省情和生态环境,大家还了解哪些内容?”
“三江源”“濒危物种湟鱼”“可可西里”“草场沙化”……学生的回答看似五花八门,实则与环境建设、生态保护息息相关。
康永英说:“美丽的青海,是三江之源,具有国家天然生态屏障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要求。所以说,建设生态文明,对于青海,既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特殊的使命。”康永英以点带面,既立足青海省情,又放眼全国,循循善诱,一张张幻灯片、一个个知识点,相互穿插,将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注重生态保护,发展生态文明的必然性、紧迫性、必要性讲授得清清楚楚。
4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学生们一个个兴味盎然、意犹未尽。
“康老师的思政课,把生活中的各种事例带入课堂,结合实例讲理论,使那些深奥、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生动直观,让我们很容易理解。”2016级管理工程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久美说。
“思政课仅靠大量的理论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将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康永英说,近几年学校大力支持思政课教师拓展课堂思路,鼓励把社会调研、社会公益、外出参观等实践活动与理论讲解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学会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规范实践。
本报西宁5月24日电
专家点评
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冯彩莉教授:
康永英老师的课,立足青海,放眼国内,借助大量的实例和视图资料,从青海特殊的生态地位出发,逐层引导,循序渐进,巧妙切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课堂主题。整堂课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借青海这样一个“生态大省”的先天优势,让课程显得更贴实际,更接地气。
形式上,课程组织容量适中,授课效果非常好。能从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之间,能够有效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方便和学生更好地交流、互动,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思想理论教育是一种全员教育,课程的讲解可以适当挖掘学生资源,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思想进行再引导,再教育。同时,可以将思政理论知识更多融入到专业教育中,让学生从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润物无声地接受思政教育。
(本报记者 王英桂 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