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陷入艺术的“成长魔咒”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跟戴亚楠见面是在一个周末,每当这个时候正是孩子们上课外班的黄金时间。每每经过一个艺术培训班时看到的场景常常是这样的:家长们把孩子往教室里一送,自己便坐在外面无聊地玩着手机。
“自己用这种无聊的方式打发时间,却期待一门之隔的另一边培养出一个艺术的孩子。”戴亚楠说。
可以说,中国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是渗透得最彻底的,但是一谈到艺术教育、谈到美育,父母就缴械投降,立马退后,让位于受过专业艺术训练的老师,好像只有艺术世家才有资格讨论这件事,父母的所有参与似乎都该止步于培训班门外。
“其实,教育更重要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心性的养成,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审美的空间。”戴亚楠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真实地展现着自己的审美态度,这些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美育。
戴亚楠介绍了在一次工作坊上的做法。把参加工作坊的人们带到了一幅中国古代艺术作品面前,画面上是一个皇室背景的环境,一位明显是皇帝的人物坐在龙椅上。不知道背景、画家和年代,这时给参与者的任务就是:如果你不是一个艺术老师,而是其他学科的老师,对这样一幅作品,你会怎样引导孩子?
其实大多数父母虽不是艺术工作者,但却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学科。戴亚楠说:“父母从自己最感兴趣及擅长的领域,从自己最熟知的角度出发,可以和任何一个艺术作品产生连接以及对孩子进行启发。对孩子而言,父母引导他对一件艺术作品产生兴趣,比传递给他大段的背景资料更有效。”毕竟,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而兴趣的产生最为关键。
于是,“化学老师”说,可以和学生解释作品本来的颜色不是这样的,因为氧化等化学反应导致颜色发黄;“历史老师”说,可以带领孩子研究一下皇帝生存的年代;“体育老师”说,可以根据皇帝的身材帮他设计一个运动方案……
有人在家庭教育中提出了“成长魔咒”的概念,也就是孩子无论如何都会成长为跟我们一样的人。
“要想让孩子成为和现在的我们不一样的人,唯一的方法就是我们先成为和我们不一样的人。”戴亚楠说,所以,虽然父母的艺术技法可能仅仅停留在初中水平,甚至可能还不如孩子,但是,仍然可以跟孩子一起沟通探讨,把交给课外机构的时间拿回来,认真陪孩子一起听一部音乐作品、欣赏一幅画作,共同创造各自家庭的审美环境。“审美是我们留存在孩子身上的另一个DNA”。
艺术教育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
提到艺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美。不过,对于家长们来说,与不知道如何在美术馆、音乐厅这些艺术殿堂引导孩子的尴尬相比,他们更担心的是街头巷尾那些“无孔不入”的“艺术”:广场舞现场滚动播放的网络歌曲、随处可见的衣不蔽体的美女广告,还有跟随智能手机而至的、随时可以进入孩子视野的直播和视频。
虽然很多人否认这些是艺术,但是它们却因明艳的色彩、容易上口的旋律、反复出现等占领着孩子们的视觉听觉。
有人认为这是城市通病,一些城市的家长甚至会特意在假期里带孩子到山村去“洗洗眼”。
雯雯的爸爸去年就带着她到了甘南的一个藏族村落,望着青山绿水,雯雯爸爸对当地一个跟自己女儿年龄相仿的孩子说:“你们真幸福,抬眼就是绿树。”没想到这个孩子疑惑地看着这位爸爸:“这有什么好,不如手机上的视频有意思。”
“家长最无用的教育就是否认环境。”戴亚楠说,孩子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试想我们小时候,有多少时刻是小心翼翼地配合父母扮演那个小孩的角色。“不妨开放地讨论这些话题,至少可以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戴亚楠找到了一个办法。她曾经在一家国际顶级广告公司工作过。这让她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看到广告时就“逆向模拟”,解构这个广告信息背后的核心意思是什么,希望谁看到听到,希望受众的反应是什么?
“既然孩子们已经被这些视觉符号包裹着,那么就给孩子们一些思考。”戴亚楠说,于是,戴亚楠就把这个习惯带到自己的家庭中,每当这些内容出现的时候,就让孩子跟她一起进行“阅读”和“解构”。多次的分析和思考之后,孩子就会明白“广告会夸张”的道理。
这样的过程随时都可以进行,电梯里、商场中、公交车站台上,在家长和孩子一次又一次的思考和交流中,孩子慢慢会形成自己的判断,也会慢慢学会取舍。
在这个越来越忙碌的时代,很多家长把教育当成了一项消费和服务,是消费和服务就可以选择外包,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被父母扔在了各种课外班里。也许吃喝拉撒等都外包,而教育尤其不能外包,“因为那是孩子的精神生活。”戴亚楠说。
责任编辑:王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