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热点解析】
开栏的话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强化问题导向,在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短板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此,本报开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热点解析》专栏,邀请教育领域权威专家,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阐释和解答。
教书与育人本来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不可分割。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在高校非常普遍,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记者近日对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指委委员朱健教授进行了专访,请他解析“如何解决高校重教书轻育人问题”。
记者:当前高校重教书轻育人倾向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朱健: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但是科研往往是一个学校最具显示度的领域。所以在高校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和科研相比,教书育人相对处在弱势地位;和教育教学相比,育人又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
产生这种情况,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有教师个体的因素,如果立足高校来看,大致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在办学本质把握上存在偏差。部分高校把创建一流大学、高水平特色大学主要落在办学指标的比拼上,从而见事不见人,对于立德树人就有所忽略。
二是在办学主体依靠上存在偏差。近些年一些高校从学校党委到院系一线,谈起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就认为是辅导员、班主任群体的职责,对于工作主体依靠存在狭义理解。许多高校在组织、调动和激励一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团学骨干这几支队伍上确实下了功夫,落实了举措。但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对照“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这一要求,还存在明显差距。
三是在办学引导机制上存在偏差。立德树人是一个长时间轴的战略任务,这就要求高校主要办学者必须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科研、教学和育人相比,相对容易量化、容易考核、容易评价。因此在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等办学引导机制上,主要还是看科研项目、论文数量质量、教学任务,育人事实上成为一个软任务,成为一份良心活。很多青年教师在适应高校这类导向的过程中,很难做到“不忘初心”。
记者:高校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制度调节,来实现教书和育人的融合和统一?
朱健:过去十多年来,高校能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的大致有三类人:第一类是已经评上院士、长江学者、教授等功成名就者,他们能够深入认识,并且主动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和职责;第二类是一批青年教师,他们在科研、教书和育人并重中,感悟并体会到育人的神圣和成就感,由内而外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第三类教师,对教师职业有着朴素、坚定的职业认知,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从而能不受职称评审、环境氛围等干扰,始终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
道是可以传播,可以传承,可以辐射,可以引领的。“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也是一种道。高校的制度性设计,就是要把这个道,从教师个体的自发行为变成共性的品格追求,成为高校教师的一张集体名片。
具体来说,作为制度性考虑和设计,应当从软和硬两个方面着手加强。软的方面是文化引领,硬的方面是晋升和激励体系。
围绕文化引领,这方面工作做不做,工作力度大不大,成效是不一样的。既需要治校管理者在各类公开场合倡导和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强化育人导向;也需要在学校各类文化景观规划和设计中,体现育人的神圣和光荣;另外也包括充分挖掘基层和一线的育人典型,让更多教师学有楷模、学有榜样。文化引领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只有经历一个长期阶段,更多教师以及新入校的青年教师才能逐渐有一种内心的自我设定。
围绕晋升和激励体系,即在晋升通道和薪酬体系中,在教师自身生涯成长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对育人要有鲜明的体现和基本的门槛要求。从而推动更多的教师把育人从一种外在动力,慢慢内化成为一种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记者: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从而实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呢?
朱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两个导向”,即坚持战略导向和坚持问题导向相结合。在具体的工作部署和推进中,则需要“高线”和“低线”相结合,既有宣传、引导、鼓励等正面导向,又明确有负面清单。
具体举措和抓手包括:
典型引路。深入选拔和挖掘那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教书育人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教师,以身边的榜样激励和鼓舞更多教师把育人自觉作为光荣的使命和职责。
加强学生评价反馈。学生评教,在很多高校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和制度。在实践工作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和育人,也可以探索通过定性和定量评价,逐步形成更趋合理的评价体系,使教师在育人上的投入,也能得到积极的、有益的反馈。
抓好日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在教师的各类培训体系中,在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教职工党支部理论学习过程中,把师德师风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有机融合其中,实现一脉相承。
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负面清单。通过问题分析和案例剖析,对学校违反师德师风建设的现象和行为逐步提炼成为一个负面清单,对于极个别教师违反师德师风的情况严肃惩处,以不姑息、不迁就的态度使教师对于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心有所戒,心有所畏。
责任编辑:王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