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彬之 刘燕 李朝晖
近日,山东省滨州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杨光军以“知市情爱滨州,同舟共圆小康梦”为题,为1200名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介绍了滨州的“好”、滨州的“难”、滨州的“梦”,既幽默风趣、妙语连珠,又条分缕析、娓娓道来。学生们纷纷说,这样“走心”的思政课让人“入心”。
职业院校思政课到课率、抬头率一直是令人纠结的事,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师这个“供给侧”,思政课水平高不高、效果好不好、阵地牢不牢,关键在教师,教师走心,学生才会入心。“走心”体现了思政课教师对待工作用心的态度,体现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诉求,是思政课教学的必然选择。
善于破解“理论困境”,在内容讲授上彰显深度。学生印象中的思政课多以理论说教的面孔出现,难免给人“孤傲感”。如果教师不精心备课,甚至对教学内容随性为之,充当信息的搬运工,那只能消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思政课教师应遵循思政教育规律,使教育要求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课堂讲授应陈情和说理相结合,提倡理论的叙事性,但也要彰显理论的深度。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苦练内功,夯实理论基础,善于将生涩的理论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用理论的魅力影响学生,以真理的力量说服学生,这也是思政教育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善于“用灵魂唤醒灵魂”,在师生关系上充满温度。教学内容精彩不一定能真正走入学生心田,只有教师先走入学生心田,思政课才易入心,灵魂才会唤醒。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深入学生、了解学生这个“需求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与学生建立互爱关系,才能增加教育者的亲和力,从而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只有充满温度的师生关系和饱含人文关怀的思政教育,才能适应学生心理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善于“精准滴灌”,在教学方法上富有新度。思政课教学方法要随着“事、时、势”灵活多变、推陈出新,才符合思政教育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分具体事情具体问题,无视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大势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实施精准化教学,将“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结合起来,增强教学针对性,以解决学生问题为导向,促进思政教育社会功能与个人价值深度融合。要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和学生思想动态,自觉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多用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促进思政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深度融合。
善于“抓住管理的缰绳”,在课堂管理上体现力度。思政教育离不开管理,管理的目的是教育。思政课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管理过程。有的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失语,放任学生旷课、睡觉、玩手机,其实是不走心、不负责任的表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满足学生需求并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有为才能获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对思政教育的尊重。“正人先正己”,在管理学生的同时,思政课教师要加强自我管理,用高尚的品行感染学生,用精彩的教学设计吸引学生,推动教学环节有序开展。
唯其如此,思政课内容才易入耳入脑入心。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职业学院现代职业教育研究工作室)
责任编辑: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