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贫困户 搬出穷窝窝(打赢脱贫攻坚战) - 资讯 - 新西部教育网

四千贫困户 搬出穷窝窝(打赢脱贫攻坚战)

日期:2017-02-24 10:11:3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浏览量:

  耀州区也调整了工作思路,对移民搬迁户重新精准摸排,修改了总体规划,将原定的50多个移民搬迁点优化整合到了22个,注重进城入镇、集中安置,目标是2018年全面迁入。

  “新的集中安置区规划一大特点就是突显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和宜居性”,雷景豹说。

  千年佛教圣地香山脚下的庙湾镇瑶玉村,旅游资源独特。这片天外净土,每到秋季,泛着阳光的红叶与古朴建筑浑然天成,如油画般美丽。

  美景加文化,耀州区开发建设了以佛教、养生文化为中心的“香山小镇”,以照金香山景区旅游带动瑶玉村及周边村民致富。

  为了让村民参与到景区发展中,耀州区在香山脚下盖了近百户乡间别墅。两层小楼,白色墙体,灰色屋顶,百平方米小院,洋溢着诗意的现代气息。

  一个多月过去了,村民吴富战还沉浸在乔迁之喜中:“住了几十年窑洞,当我走到37号楼前,连这新房的新式门锁都不会开,住上新房的心情,跟当年结婚一样高兴。”

  耀州区的其他安置区也各有特色。照金集中安置区依托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旅游名镇;关庄集中安置区依托特色农产品,建立电商物流园,打造耀州特色农业及物流专业镇;小丘镇集中安置区建起了百里果业长廊,打造全国苹果百强镇……

  这些新建成的集中安置区,或红楼绿树或白墙黛瓦,有青山、有绿水、有蓝天、有乡愁,有新鲜空气、有诗情画意。水电路讯热、绿化、广场、污水垃圾处理、教育、医院、小剧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奠定了城镇化的硬件基础。

  鼓励搬迁 奖励扶贫

  致富有门短平快

  安家立业,有了好的居住环境,还要有脱贫致富的产业。耀州区政府在上级补助金之外,对进城入镇的搬迁户分别奖励20000元和15000元,所有移民搬迁户在原籍的一切权益继续享受,可通过土地流转、托管、自主经营土地等方式经营农村土地承包权,获取收益。政府对吸纳贫困劳动力5人以上就业的企业,给予每人每年2400元奖励;对带动贫困户从事种植、特色养殖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给予2万至20万元的奖励。

  在耀州区关庄镇北窑村贫困户邓春伦的家里,十几个兔笼整整齐齐码放在兔舍内,成年兔的平均体重已经达到了2公斤左右。“卖兔子已经挣了1000多元了。要不是摔伤住了几个月医院,兔子没人管,收入会更多。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邓春伦说。

  为邓春伦免费提供种兔的是宋少伟,一个80后创业者,坚守着“以养殖产业带动乡亲们发家致富”的初心。他创办了一家集肉兔养殖、种兔良种繁育、兔饲料制粒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特种畜牧业养殖企业。扶贫兔养殖点已经遍布全区7个镇、17个村,扶持发展肉兔养殖贫困户238户783人。

  “苗祥钦目前共卖了200多只,收入将近4000元……”宋少伟指着“贫困户养殖经济效益表”展板介绍。从去年2月发种兔至今,这些贫困户当中少则收入近千元,多则三四千,每户或多或少都有收益。“按目前行情分析,每只种兔一年产仔6胎,每只兔年出栏商品肉兔40只,每只按2.5公斤和当前市场价计算,每户领养25只兔子的贫困户,平均每年可获得5000元到8000元的肉兔收入。如果种兔在一个月之内有死亡的,公司将如数补偿,尽量减轻贫困户的损失,我们多承担责任。”

  养兔扶贫,让宋少伟的肉兔养殖产业在耀州区“火”了起来。下一步,他打算带动全市的贫困群众也加入进来。他说:“相比于其他扶贫产业,肉兔养殖是一个‘短、平、快’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贫困户很快就能见收益。希望让更多贫困户掌握这门致富技术,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穷。”
 

责任编辑:王思露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